首頁>書畫·現場>人物志人物志
吳為山: 我的心,留在了江蘇大地
深入人物心中,
讓他們既生活在古代又生活在現代
在與記者交談中,吳為山以南京大屠殺一組作品舉例,當時在選擇創作對象的時候,他采訪了許多幸存者,聆聽多位80多歲的幸存者用顫抖的聲音訴說曾經的苦難。“我就在想象他們受難的那一瞬間,會想什么,他們一定是想把這段悲慘的歷史告訴世人,把他們的冤屈告訴世人,由于國家的貧弱,使人民受到傷害,他們內心希望我們國家要強大。這一段歷史不該重演,我要復活他們!”吳為山自我評價,南京大屠殺這組作品之所以為世界各地愛好和平的人們所稱道,原因是作品所表現出的中國人的文化價值觀與和平觀,而這一和平觀最能溝通人類的普遍情感,這種情感和震撼力超越國家、民族,為全人類所向往。
老子、孔子、王獻之、齊白石、費孝通……吳為山所創作的近500件中國文化名人系列雕塑,被季羨林譽為“時代造像”,被國際評論界認為是“中國時代新精神的代表”。他的代表作之一,立于國家博物館北門廣場總高9.5米的孔子像,面向著名的長安大街,并與故宮面對。塑這座孔子像時,吳為山也曾專門找到了孔子嫡傳后代的照片,但他認為那并不是他心目中的孔子相。“孔子長什么樣?可能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心中的孔子的樣子,但我覺得唯一共同的是,孔子的儒家思想,中華文化的傳統美德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得到集中展示。孔子該塑造成什么樣?有很大的發揮空間。所以我在塑造孔子時想的是,孔子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泰山’,他具有山的雄魂,我要把他塑成中華文明的一座山。”
正面的溝壑、刀痕、塊面就像我們看到泰山時的樣子,任何人走近孔子都會仰望他,就像仰望一座巍峨的文化泰山;背面塑造成無字碑的形式,寓意孔子是一座文化紀念碑,從他身后走來時,我們看到的是一座歷史文化的豐碑。每個偉大的人物之所以能留得住,能有影響后世的巨大文化力量,主要看他給世界照亮了什么。吳為山認為,孔子給中華民族留下的最重要的思想就是“仁愛”,所以走到面前凝視其面,可以看到臉上寫著春天般的微笑,令四海賓朋如沐春風。
“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就是對歷史的尊重,對文化的尊重就是對先人的尊重。我做這些歷史人物時,要深入到他們心中去,帶著敬畏、崇仰之情,通過與他們對話的方式,讓這些人物既生活在古代又生活在現代。”
活化經典,
在國際社會講好中國故事
從事藝術創作多年,吳為山一直堅信,藝術家一定要有民族情懷、家國情懷,作品才會有溫度有力度,他也是這樣要求自己的。
今年3月2日,吳為山雕塑作品《問道》在中共中央黨校舉行揭幕儀式,這組作品的內容是孔子問道于老子。而問道本身,問的是中華民族的復興之道、文化之道,寓意深遠。事實上,這組作品此前已經立在了法國、意大利、英國、比利時、新加坡、韓國等眾多國家,不僅將中華文明之道傳播到全世界,也是向世界汲取知識的過程。傳道與問道相結合,世界文化間的對話蘊含其中。
吳為山認為,在西方價值觀影響下和商業杠桿催動下,某些當代藝術一度在國際上“走紅”,但真正反映中華民族美的歷程和精神發展史、反映當代人生活主流的作品卻很少,以至于在國際社會呈現出一個被“誤讀的中國”。今天,隨著中國的崛起,國際社會更希望了解一個真實的中國。
作為中國美術館館長,在他的主持下,2016年中國美術館以中國精神為主題在墨西哥展示了大量的館藏經典作品,140名志愿者自愿接受中國專家培訓,他們用西班牙語向世界介紹中國藝術。觀眾們紛紛評論,通過展覽看到了中國社會前進的步伐,因為這里有傳統,有現代。作品巡展到法國、波蘭、新加坡等國,觀眾對老子像、孔子像極為尊崇,對表現當代生活的創新之作表現出巨大熱情。
“中華民族的文化具有為世界共享的普遍性。活化經典便在于讓中國經典成為人類文化的共同價值。”吳為山對記者說,文藝工作者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要通過活化經典,弘揚精神,激勵創新,在國際社會講好中國故事。
人物檔案
吳為山,東臺市人,國際著名雕塑家。現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主席,全國城市雕塑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雕塑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吳為山教授一直以挖掘和精研中國傳統文化為人生命題,他長期致力于中國文化精神在中國雕塑創作中的融滲和表現,創作了大量具有影響力的雕塑,在世界多國展覽,并被重要博物館收藏。他首創中國現代寫意雕塑之風,提出寫意雕塑的理論和“中國雕塑八大風格論”,出版多部理論著作。
編輯:楊嵐
關鍵詞:吳為山 雕塑 作品 中國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