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政聲·政情>解讀 解讀

跨省賣鹽,為啥這么難

2017年05月08日 11:00 | 作者:朱劍紅 趙展慧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今年1月1日,一項“改變千年專賣制度”的改革——鹽業體制改革拉開大幕。如今,改革走過四個月的路,市場與行業的表現可謂“冰火兩重天”。

市場表現波瀾不驚:價格穩定,供應充足,一般消費者甚至根本意識不到改革正在進行中。

行業風波此起彼伏:各地不時傳來食鹽跨省遭扣留的信息,有媒體甚至驚呼“食鹽跨省經營發生混戰”。

鹽改究竟為何出現如此局面?記者對鹽改一季度情況做了一些了解和梳理。

1494184638700_1

鹽改施行一個季度,各方運行平穩正常

價格基本穩定,儲備供應充足,市場競爭態勢形成

鹽改方案執行一個季度,主管部門認為運行情況“平穩正常”。

首先是食鹽價格基本穩定。由于我國食鹽生產行業也存在產能過剩的情況,因此在今年放開食鹽價格前,就有專家做出判斷,放開價格后,鹽價不會大起大落,而應該會穩中有降。根據有關部門的食鹽價格評審中心的信息,這個判斷基本正確,食鹽價格3個月降了3%左右。

記者在超市里看到,食鹽品種有5個,價格從兩元到五元不等,貨架上堆得滿滿的。價格穩定的同時,不同品種的價位差別開始出現,在北京超市里,最便宜的鹽標價1元左右,高檔鹽要11元左右。鹽價變化比較顯著的是食品加工業。醬油廠、咸菜廠以及調味品生產企業等用鹽大戶的用鹽成本明顯下降,降價幅度在30%—50%。如廣州某醬油廠,生產用鹽價格降了近50%,僅這一項開支一年減少約1億元。

平穩的另一個標志是食鹽儲備供應目前穩定充足。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我國出現過搶鹽風波,當時最夸張的一位武漢先生花近2.7萬元在3家商鋪買了260袋、總計1.3萬斤食鹽。要平息諸如此類的波及全國的風波,國家必須有充足的食鹽儲備。

在鹽改實施后,鹽價能否保持基本穩定也取決于儲備和供應是否充足。近日國家發改委的調研和督導結果顯示,各省從去年12月份到現在儲備正常,政府和企業食鹽儲備相當到位,足夠滿足食鹽零售市場3個月的需求量。同時,市場供應品種豐富,從過去的三五個品種到目前的十幾種鹽。長期以來各省都只有一個品牌,例如北京是中鹽牌,現在已經有五六個省的鹽進入了北京的集貿市場。

在價格平穩、供應充足的情況下,食鹽的市場競爭態勢已經開始形成。在舊食鹽專營體制下,食鹽市場是各省“割據”,“外地鹽”別想來插一根針。鹽改新政打破食鹽產銷“畫地為牢”的局面,允許跨省經營了。

“封地藩籬”的拆除,給鹽企插上了翅膀,紛紛開始跨省競爭。僅北京就已經有107家企業在商委備案,即將進入北京市場。競爭態勢的形成,已經讓企業初嘗甜頭。前面提到的廣州某醬油廠,就是通過全國招標,把過去800多元一噸的生產用鹽,降到了現在的400多元一噸。食鹽廠家更是鉚足了勁兒,想方設法改進設施,提高質量,豐富品種,在未來的市場上站穩腳跟,提高份額。企業主動作為,行業發展動力充足,混改、聯合等改制趨勢已初露端倪。

此外,社會輿論也是鹽改運行是否平穩的重要標志。國家信息中心的大數據調研顯示,社會公眾對鹽改持肯定態度的占85%左右,社會輿論普遍反映良好。

編輯:李敏杰

01 02

關鍵詞:食鹽 鹽業 鹽改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