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曹晶:練就了一雙慧眼 各種問題都逃不過他的目光
完成了一件藝術品
1990年,在陜西齒輪廠技校學習期間,曹晶親眼目睹粗糙的毛坯被安裝上車床,師傅通過改變刀具幾何角度而車(削)成不同的形狀,不起眼的“鐵疙瘩”變成了亮晶晶的零件,這過程,絕不亞于一件精美藝術品的創(chuàng)作。奇特的感受激發(fā)了曹晶濃厚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3年后,曹晶以專業(yè)第2名的成績畢業(yè),分配到陜齒廠(法士特集團前身)的機床大修車間。機修車間承擔著全廠生產(chǎn)設備的大修任務,對工人技能和綜合能力要求很高。車間加工的零件雜、精度高、難度大,是學真本事的地方。曹晶抓住機會勤學苦練,把老師傅們做了8年以上的絕活在兩三年內(nèi)變成了自己的本事,成了一線生產(chǎn)的“技術大拿”。
一天,車間主任拿著一張零件圖紙找到曹晶,著急地說:“廠里精密檢測儀器上的一個重要零件壞了,返廠維修至少要3個月,廠里短期會停產(chǎn),聯(lián)系外面送檢生產(chǎn)周期又會變長。待檢的這批產(chǎn)品要得很急,你能干出來嗎?”
這是一個細長的三頭蝸桿軸零件,總長300毫米,蝸桿處最大直徑12毫米,兩端裝軸承處直徑8毫米。由于零件極其細長,加工中受力容易變形,分頭精度要求很高,加工難度很大,此前從未遇到過如此高難的活兒。沒有詳細的零件參數(shù),沒有加工的技術方案,沒有專用的刀具,更沒有可以借鑒的切削用量,曹晶只得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攻克難關。整整一天,他都圍繞著這個零件打轉(zhuǎn),刃磨刀具、計算參數(shù)、調(diào)整機床,琢磨著如何控制螺紋分頭及分頭精度……
一遍一遍地測試,到了晚上,零件終于試制成功,安裝到檢測設備后一切恢復正常,生產(chǎn)得以順利推進,避免了因一個零部件造成工廠停產(chǎn)的損失。
這次事情,在旁人看來只是加工了一個零件、解決了一道難題,但在曹晶心里,卻是完成了一件藝術品。
編輯:梁霄
關鍵詞:曹晶 目光 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