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武俠文化為何歷久彌新
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武俠小說、影視劇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其審美特征皆與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的某種品性和氣質相契合,自然能激發人們豐富而自由的藝術想象。武俠文化中所描繪的武功常常騰云駕霧、踏雪無痕。比如,金庸筆下的“降龍十八掌”剛猛有力、“玉女素心劍”玄妙飄逸、“九陰白骨爪”幻化狠辣、“六脈神劍”石破天驚,還有古龍小說里的“靈犀一指”“踏雪無痕”“天外流星”,梁羽生書中的“天狼劍法”“飛花逐蝶”,黃易提及的“歸魂十八爪”“紫氣天羅”等。除了這些出神入化的絕世武功,還有世外高人棲居的各種神秘莫測的洞天福地,在為武俠故事賦予浪漫、奇幻色彩的同時,也滿足了千百年來人們追尋美好生活的心理渴求。
不僅如此,無論情節如何緊張、故事怎樣曲折、懸念何以不斷,武俠小說或影視劇都試圖用豐富的思想內涵凸顯其所堅持的社會價值,回應諸如“正義終將戰勝邪惡”“有情人終成眷屬”等一些普羅大眾心中的美好愿望和訴求。這樣的敘寫和展示,使讀者、觀眾借由武俠世界體驗生命意志舒展的喜悅,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世人對現實世界的潛在心理欲望,有效滿足了受眾的娛樂審美需求。
對人性善惡的思考
武俠小說還注重展現人性。創作者在表現各種利益紛爭、江湖權謀的同時,也展示了江湖中人面對愛恨糾葛、利益紛爭時的復雜心理,這其中雖不回避因自私貪欲而扭曲的人性丑惡,卻更多地張揚了拳拳之心、赤子之情的人性美好。很多武俠小說中的英雄,大多幼時經歷失親之痛,他們在奇遇名師后經過百般磨難歷練,終以絕世武功成就豐功偉業。郭靖憨厚、楊過機敏、張無忌猶疑、胡斐魯莽、喬峰慷慨,這些具有鮮明個性特征且富有濃厚生活氣息的“平民英雄”令人自然心生親近,使世上平常之人渴望建功立業、揚名天下的夢想在武俠故事塑造的人物身上得到了回應和宣泄。江湖暗喻現實社會,武林人士刀光劍影的明爭暗斗實則對應著真實生活中的各種縱橫博弈。創作者利用對武林爭斗的描摹,圍繞人之生命意義向受眾發問,并由此闡釋他們自身的理解和感悟,即謳歌真誠、善良、奉獻,譴責貪婪、功利、市儈,引領人們為創造更美好的社會和人生而努力。
在全球化與電子媒介飛速發展的現代語境里,面對西方強勢文化的滲透與挑戰,本土文化中出現了一種淡化歷史記憶和模糊本土文化特質的虛無主義傾向。在這種背景下,當下的“武俠熱”恰逢其時,在呈現傳統文化精神魅力的同時,激勵著文藝工作者以文化自信進行創新傳承。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武俠 文化 江湖 人們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