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孤兒院5年搬3次家 “香香公主”病好照顧者已嫁人
■5年搬了3次家,最盼望有個安穩(wěn)的地方
“365晨光寶貝之家”是趙麗萍于2010年創(chuàng)辦的一家民間公益組織,這些年救助了不少腦癱或身體有殘疾的孤兒。通過與福利院合作,趙麗萍把需要康復(fù)治療的孩子接到“寶貝之家”,悉心照料,孩子們都把這里當(dāng)成自己的家,親切地管趙麗萍叫“趙媽”。
現(xiàn)在的“寶貝之家”早已不在原來的地址,5年來,趙麗萍帶著孩子們搬了3次家,越搬離市區(qū)越遠。
“最早在高碑店租的房,雖然面積不大,但離城里很近,帶孩子看病、出門買東西都很方便。”趙麗萍說,穩(wěn)定的日子沒過多久,2013年10月,高碑店的房子被劃定拆遷,她們只好舉家搬往海淀區(qū)西北旺鎮(zhèn)的大牛坊。沒住多久,那里也要拆遷,2014年8月,趙麗萍又帶著孩子們搬到了通州小潞邑附近。
“適合孩子們住的地方不好找,又要房租便宜,又要有活動空間、康復(fù)室。通州的房子面積只有300平方米,沒有院子,很難滿足25個孩子的使用需求。”為了讓孩子們住得更舒心,2016年8月,趙麗萍又將家搬到了東五環(huán)外的東壩附近,有了一個獨立的小院。
推開院門,右側(cè)一溜平房,依次是孩子們的臥室和康復(fù)室,正對面三間房,分別是廚房和教室,一兩百平方米的大院子足夠孩子們?nèi)鰵g。但趙麗萍心里依然不踏實,“就怕突然又遇上拆遷或者其他事情,這房子不讓租了,還得搬家。”
搬家給趙麗萍和孩子們都留下了陰影。幾乎每次搬家都趕上了三伏天,20多人的家當(dāng),所有的上下床、衣柜、衣服雜物等都需要拆卸、打包,盡管有志愿者幫忙,依然是個浩大的工程,每次都要折騰一個月才能真正搬完。“搬完之后還要收拾呢,又是一個月。”趙麗萍說,每次搬完家,大人們都要生一場病,孩子們更不安寧。“搬家意味著孩子們需要從飲食起居多方面重新適應(yīng)新環(huán)境,這對正常孩子的心理與成長都是不小的考驗,更別說對環(huán)境熟悉度要求更高的孤殘兒童了。剛到新家的前幾周,每天晚上都有孩子哭鬧,要找原來的家。”趙麗萍坦言,現(xiàn)在一想到房子就憂心忡忡。
搬家也對孩子的正常入學(xué)造成了影響。在高碑店時,家和學(xué)校前后院挨著,3個適齡的孩子都可以去學(xué)校上學(xué)。搬家之后,離學(xué)校遠了,交通不便,趙麗萍只好把老師請到家里來給孩子們上課。
“我最盼望的就是‘寶貝之家’能有一個穩(wěn)定的住所,別再讓我們頻繁搬家。經(jīng)費少、缺人手這些困難我們能想辦法克服,就是場所問題實在無能為力,希望政府能在這方面幫幫我們。”趙麗萍坦言。
■“姐姐,你能去看我們演出嗎?”走進這些孩子的內(nèi)心,需要愛心,更要專業(yè)
“六一”兒童節(jié)前夕,“寶貝之家”的小院分外熱鬧。好幾批愛心人士相繼來到這里看望孩子們,有的是每周固定前來的志愿者團體,也有的是第一次來這里獻愛心的企業(yè)、社區(qū)代表。
“姐姐,我們‘六一’在亞運村新奧中心有個慈善義賣活動,到時我們會表演節(jié)目,唱歌跳舞,你能來嗎?”見到每周都來看自己的志愿者小周姐姐,只有微弱視力的欣玉高興地摟住姐姐,并且拉姐姐到一邊說起了悄悄話。小周姐姐聽到欣玉的問話時,稍微猶豫了下,還沒來得及回答,欣玉馬上乖巧地笑了:“去不了是吧?沒關(guān)系的,我能理解。”姐姐趕忙哄欣玉:“沒有說不能去,我是在算那天還有沒有其他安排。我很想去啊!”
小周和記者交流時表示,這些孩子們大多活潑開朗,喜歡和人交流,但同時也是敏感的,要真正走進她們內(nèi)心很不容易。小周所在的志愿者團體比較專業(yè),每周四下午都會來“寶貝之家”,幫孩子們洗澡、打掃衛(wèi)生,陪孩子們聊天。
“哎喲,快幫幫我,這孩子太沉,我一個人抱不住。”兩位志愿者合力,把3歲多的小美從浴室里抱了出來。小美是趙麗萍從新疆烏魯木齊兒童福利院接過來的孩子,因為嚴重的腦癱,不會坐也不會說話,只能躺在床上,吃喝拉撒都需要人照料,每天還有固定的康復(fù)治療任務(wù)。
“多虧這些志愿者幫忙,我們這里留不住阿姨,一個腦癱兒童都不好照料,別說是20多個了。”趙麗萍說,平常的康復(fù)、照料工作很多,夏天要挨個給孩子洗澡,還要做康復(fù)治療,人手一直很緊張。就連給孩子們上課聘請的老師,有時也會出現(xiàn)“斷檔”的情況。很多時候,都是趙麗萍自己給孩子們上課。
并且,不是所有的志愿者都能幫上忙。“寶貝之家”門口的墻上有一塊展板,專門寫有“志愿者探訪須知”,包括:不能當(dāng)面詢問孩子的病情、來歷,不能隨意給孩子們吃小食品,等等。不過仍有不少初次上門的志愿者很難遵守這些規(guī)定,他們對孩子們的照料愛心有余、專業(yè)不足。
下午三四點鐘是孩子們的自習(xí)時間,記者發(fā)現(xiàn)有的志愿者帶著冰棍,直接走進教室給孩子們分發(fā)。還有的志愿者在面對一些身有殘疾的孩子時,會無意識地說出敏感詞語或流露出憐憫的情緒。由于大多數(shù)人缺乏專業(yè)社工的知識、技巧,在和孩子們相處時不知道該做些啥。趙麗萍對此也很無奈,“對來獻愛心的志愿者我們都心懷感激,他們做不到的地方,我們盡量引導(dǎo)。希望隨著社會的進步,志愿服務(wù)能夠更規(guī)范、更專業(yè)。”
編輯:梁霄
關(guān)鍵詞:孤兒院 香香公主 照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