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畫里有話 畫里有話
太湖治污十年之痛:投資超千億 “慢性病”咋療養
水質穩中向好
半月談記者從太湖邊的黿頭渚景區乘船到太湖中的仙島,途中看到湖水依然較為渾濁,還有些微帶狀藍藻隱約漂浮在水面。然而,黿頭渚景區園藝景觀科科長宣國偉說,這比十年前不知好多少倍。
藍藻大暴發那一年,宣國偉就在仙島工作,每天坐船經過這片水域。當時這一帶災情嚴重,漂浮在水面上的藍藻都是塊狀的,一塊100~200平方米,厚度接近30厘米,水面像潑了綠漆一般。
“那時離湖很遠就能聞到藍藻腥臭,自來水中也混合著藍藻的臭味,很多人家去超市搶購桶裝水洗菜做飯。”家住太湖邊景亭苑小區的79歲退休教師錢炳良說,自那以后至今未出現這種情況,“這些年全家人一直飲用自來水,水質沒有出過問題”。
岸線變化比水質更明顯。半月談記者沿湖而行,看到處處是景,滿眼是生機盎然的綠色。拍鳥愛好者陳瑾清說,以前的魚塘、圍網養殖全退了,無錫境內100多公里長的太湖岸線,距湖500米范圍內幾乎都成了濕地和公園,一些公園還成了全國有名的拍鳥地。
江蘇省太湖水污染防治辦公室主任朱鐵軍說,歷經十年治理,太湖湖體水質由Ⅴ類改善為Ⅳ類,富營養化程度從中度改善為輕度。過去的9個夏季均未出現藍藻大面積湖泛,沿湖城市自來水供應主要指標全部滿足或優于國家標準。難得的是,這樣的成就是在流域GDP翻番、人口增加千萬的情況下取得的。
與此同時,全流域環保意識不斷提升。“家里買洗衣粉,先看有磷無磷,有磷的一定不買。”錢炳良說,一些民間環保組織也相繼成立,幫助政府監督企業排污。
“2007年之前,太湖水質持續下降。這十年徹底扭轉了這一態勢,就像將一個垂危的病人救了回來。雖然要走的路還很長,但讓人看到了希望。”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秦伯強說,太湖治理體現了蘇南地區經濟轉型、綠色發展的成效。
編輯:梁霄
關鍵詞:太湖 治污 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