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兩敗俱傷”的旅游扶貧:投資剛來 村民就坐地起價
他說,自己也能理解,塘山村的地太珍貴了,很多人因為土地猶豫太正常了。“窮了一輩子,都得靠土地種點玉米養活一家老小。突然拿走土地,是個人都會擔心未來的。”
只是,這些機遇錯過了,“也不知道哪一天還能再有”。
這個喜歡看新聞的中年人知道,在更大的一張版圖上,塘山村的貧困村民屬于1200萬之一。國家旅游局和國務院扶貧辦提出,到2020年,通過引導和支持貧困地區發展旅游使約1200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約占全國7017萬貧困人口的17%。
彼時,安德禮上任時,就計劃將旅游產業作為貧困發生率14%的塘山村的“頭等大事”。他在一份文件里看到,我國70%的優質旅游資源分布在中西部地區、邊境地區和革命老區等貧困地區。而在全國12.8萬貧困村中,至少有50%具備發展鄉村旅游的基本條件。
他從沒懷疑過,塘山村屬于那“幸運的50%”。
在勸說村民的過程中,這個村干部卻也發現,宏大的背景和數據有時候并不能讓村民真正理解,屬于塘山村難得的國家機遇也許在村民面前,甚至不如一塊每年倒貼錢的玉米地。
當時,方錄輝曾和侄子討論旅游區開發的問題。他說,很多老人討論,要征走的地可是塘山村最肥的一塊。而且,征走后竟然要用來搞人工湖,要全部淹了。
“不可能吧。”很多老人絮絮叨叨,“老板會不會是搞詐騙的。”
“再肥能有多肥?”方欽扯出一個苦笑,“這巴掌大的地還不夠你們這些老頭抽煙。”
此后幾年,電視里一個又一個旅游扶貧的項目冒了出來,方錄輝越看越難受,“種玉米掙不到錢,搞起了旅游產業對娃娃們好啊,他們都能回來,他們可以搞農家樂開店還可以開車,孫孫也能見到爸爸媽媽了。”
他很后悔,“我們老人吃點虧就吃點吧,對年輕人好就行。”方錄輝坦言,他曾經也想,土地交出去,未來門票都讓旅游公司賺了。可是后來看了電視才發現,自己能做的事也有很多,“靠著景區就能做生意”。
越來越多的村民回過神來,紛紛去找安德禮,希望對方問問被氣走的老板,看能不能再回來。
可安德禮厚著臉皮去打聽,才知道老板去了鄰縣,另找了一處項目開發,早已正式開工了。
那些曾經激烈反對土地流轉的人,爬進了陰冷潮濕的溶洞,串起了一個又一個電燈泡。
編輯:梁霄
關鍵詞:旅游 扶貧 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