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名貴中藥漲價瘋狂招致詬病 中藥成昂貴奢侈品?
歷史賦予的名貴基因、現代科技帶來的質量提升、消費升級下的原料稀缺……看似瘋狂的漲價潮背后,中藥不過是拿回本就屬于自己的“東西”。
又有名貴中成藥漲價了。近日,漳州片仔癀藥業發布“提價”公告,國家保密品種片仔癀的市場零售價將由500元/粒上調到530元/粒,供應價格(藥廠銷售價格)也將進行上調。
從東阿阿膠到云南白藥,再到片仔癀,中成藥漲價儼然已成為行業常態,并且遠未有停止的勢頭。這也招致了專家與消費者的詬病:中藥,似乎正在遠離診病救人的初衷,成為束之高閣的昂貴奢侈品。
事實果真如此嗎?科技日報記者近日就此采訪了片仔癀藥業等幾家中藥企業和行業專家。他們表示,名貴中藥的漲價,是企業、行業生存發展的必然,總體符合消費升級的時代趨勢。
海絲路“使者”卻鮮為人知
本輪名貴中藥漲價的主角,是在中國南方和東南亞地區,擁有高知名度的漳州片仔癀。
資料顯示,片仔癀的由來,最早可追溯至明朝嘉靖年間,由宮廷御醫將配方帶至閩南,是“福建三寶”之一。作為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片仔癀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它和云南白藥一樣,是中國僅有的兩個國家絕密級中藥保密配方,擁有自己的獨特知識產權,其制作技藝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500多年前,片仔癀就跟隨福建先民‘下南洋’的遷徙,將中醫藥的深厚與先進,散播到東南亞乃至更遙遠的地帶。”片仔癀藥業董事長劉建順說,當時的東南亞地區炎熱荒蠻,充滿艱辛和危險。具備清熱解毒、涼血化瘀功效的片仔癀,極適宜應對熱帶地區氣候。因而去南洋闖蕩的先民,行李中往往都少不了片仔癀。
直到今天,片仔癀依然出口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連續20多年位居中國中成藥外貿單項品種出口第1位。
但令人尷尬的是,片仔癀在當前市場中的知名度,顯然無法與自身輝煌的歷史相匹配。在多個機構發布的中藥品牌知名度排行中,片仔癀都排在云南白藥、同仁堂、東阿阿膠以及三精、江中、999等新老同行之后。
“身為名貴中藥,在國內尤其是北方地區的知曉者卻寥寥,人們當然會對你的突然提價,持質疑態度。”中華老字號振興計劃專家委員會主任、品牌學者尹杰說。
他表示,互聯網時代,“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已經過時。提升品牌和產品的知名度,是中藥老字號在品牌管理方面亟須補上的不足,也是整個中藥行業未來都需要重視和加強之處。
消費升級需求激增
需求大而價格升,是最基本的商業規律。傳統中藥漲價的背后,是消費升級情況下,市場需求激增的結果。
以滋補名藥為例,行業龍頭企業東阿阿膠近10年來連續17次提價,產品零售價從100多元/公斤漲至4000多元/公斤,10年價格漲了40多倍。中
國產業信息網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阿膠市場分析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指出,作為享受型的消費品,未來阿膠類產品價格將隨著原材料趨緊和消費人群增加持續上漲。
“國人的消費心理與行為發生了變化,開始從價格轉向品質,從產品轉向品牌。”尹杰表示,經濟收入的增加,讓人們愿意為健康花更多的錢,從物美價廉到便宜無好貨、一分錢一分貨,大伙的消費理念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此外,物質生活提升后,人們通過消費品牌來彰顯個性。品牌的歷史與出身,成為人們衡量、購買的重要因素之一。承載著厚重傳統文化、品質得到歷史背書的中藥老字號,成為國人的首選。
劉建順認為,中國近現代史受西方工業文明主導的現實,導致中藥及其所代表的傳統文化在當代消費者的認知中,淪為落后、低端、品差、廉價的象征,自然會對提價產生不解和抵觸。事實上,片仔癀、安宮牛黃丸、六神丸等中藥,用料名貴,有的出身宮廷,自古便是公認的高質高價。
對此,尹杰也表示,傳統中藥“自提身價”之所以受關注,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假冒偽劣的泛濫,蟲草、石斛等哄抬炒作,讓中藥在消費者心中的整體形象不高,品牌、品類的認知度較低,導致人們暫時難以適應“高價的陌生人”。
編輯:梁霄
關鍵詞:名貴 中藥 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