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張夢陽:雖然已年過古稀,心寫的功夫仍然不減當年
果實
在張夢陽的書架上,不僅能看到各種版本的魯迅作品和魯迅研究專著,《莎士比亞全集》《堂·吉訶德》《戰爭與和平》《卡拉馬佐夫兄弟》等世界文學名著也無一缺席。
張夢陽生活在魯迅的世界,四十多年,從未改變。但他對魯迅的這份癡情,絕不盲目,他常常督促著自己跳出魯迅,甚至跳出中國,從世界文學的角度觀察魯迅。
1996年10月底,在上海參加了紀念魯迅逝世六十周年學術研討會,張夢陽馬不停蹄趕回北京。在八大處市政醫院的住院病房,已是彌留之際的父親,一聽到張夢陽呼喚“爸爸”,突然睜開了眼睛,應聲了。張夢陽把剛剛出版的專著《阿Q新論——阿Q與世界文學中的精神典型問題》舉到父親眼前,父親從被子里伸出枯干的老手,接過書,撫摸著雪白的書皮,用帶著山東鄉音的普通話說了兩個字:“不賴!”
父親走得很安詳。因為他知道,當年為兒子買的《魯迅全集》,正在一點兒一點兒地結出果實。
張夢陽研究魯迅散文的語言,那是他少年時代就萌生出的想法。50年后,夢想成真。在論文《論魯迅散文語言的藝術發展》中,張夢陽指出,魯迅散文的語言前期平白,中期“絢爛”,后期則如烈火化為青煙,淡然而升,也讓他成為中國新文學史上第一“文體家”。當然,文章里少不了引用韓少華對《祝福》《藤野先生》的評價。
張夢陽從精神現象學角度分析魯迅,完成了專著《悟性與奴性——魯迅與中國知識分子的“國民性”》;他關心魯迅的思維方式,出版了專著《魯迅的科學思維——張夢陽論魯迅》;他想探究魯迅的本原思想,發表了論文《“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魯迅本原思想探究》,以正視聽。
從世界看魯迅,也要學著像魯迅那樣看世界。魯迅去世前十幾天曾發表過一篇雜文,文中說:“我至今還在希望有人翻出斯密斯的《支那人氣質》來??戳诉@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幾點說的對,變革,掙扎,自做功夫,卻不求別人的原諒和稱贊,來證明究竟怎樣的是中國人?!?/span>
為了完成魯迅的這個心愿,從20世紀80年代起,張夢陽就立志翻譯這本《中國人氣質》。但開譯之后,才知此事之難?!吨袊藲赓|》的作者亞瑟·亨·史密斯,是一位英國裔的美國傳教士,1872年來到中國,在中國生活了20多年。在他的書中,既有英國典故,又有美國成語,還引用了大量中國經典、俗語,而且寫作的語言是100多年前的英語,英譯的中國經典、俗語又不甚準確,找到對應的漢語原文很是困難。
“既然上馬了,就得硬著頭皮譯下去。有一次,為了還原一句孔夫子的話,我在辦公室查了兩天一夜的《十三經》。從食堂打一頓午飯吃一天,夜里太困了,就把椅子擺成一排,用兩本《辭源》當枕頭,稍歇一會,醒來接著找,終于在《論語》中查到了,原來是‘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贝藭r的張夢陽雖然困乏至極,但卻像在荒野中發現了礦藏的勘探隊員,滿是興奮。自1995年出版后,張夢陽主譯的這本《中國人氣質》一版再版,至今仍在重印。
寫專著、發論文、譯作品,除此外,張夢陽還做了三件“大事”。為了搶救、保存珍貴史料,張夢陽用了十余年時間主持編纂了約1000萬字的《1913—1983魯迅研究學術論著資料匯編》,此后又花費數年光陰,撰寫了后來獲得第六屆國家圖書獎的《中國魯迅學通史》,全面梳理了中國魯迅研究的歷史。
這兩件“大事”,耗去了張夢陽二十多年的時光。2003年,他終于有機會進行自己念念不忘的另一件“大事”——創作長篇文學傳記《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
編輯:梁霄
關鍵詞:張夢陽 古稀 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