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自行車承載中國時代變遷 從憑票供應到人人共享
憑票時代的奢侈品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無論繁華都市,抑或窮鄉僻壤,人人以擁有一輛自行車為傲。自行車是憑票供應下的奢侈品。
當時,鄭州一家擁有百余名職工的副食品廠只分到一張自行車票。票給誰?眾人無奈抓鬮抉擇。
“就像中了大獎。”今年75歲的劉克禮成為那名幸運者,這也是他家中第一輛自行車的由來。據說,還有人通過先買車把、后買車輪的方法進行拼裝。
憑票供應的年代,多數人只能“望車興嘆”。即使是10年后,當高志剛通過單位配發的形式獲得自行車后,“騎車打個鈴,半條街的人都出門看”。
自行車廣受追捧,成為當時不少年輕人的必備嫁妝。時至今日,它依舊是幾代人抹不去的記憶。
改革開放后,憑票供應的窘況一去不返。自行車從此成了再平常不過的事物。
大眾工具的“棄兒”
有統計數據顯示,到1993年,中國城市自行車平均保有量達到頂峰,每百戶家庭擁有197輛。“自行車王國”由此得名。
但這樣的盛景并不長,很快馬路上又出現了摩托車、電動車、小轎車。
多年后,高志剛在參加朋友聚會時發現,有人開始偷偷地把自行車藏到一邊。他還發現,一些孩子不樂意讓騎自行車的家長去接送上學。騎車,突然變得寒磣起來。
與此同時,一些城市開始把自行車看作是“道路搶奪者”。數量龐大的自行車,成了交通不暢的負累。
自行車主人的臉上沒了昔日的傲氣和洋氣,更多的是奔走于生活中的一種疲態。
尤其21世紀后,自行車的命運急轉直下。普通家庭鮮有購買,就連郵局這種用車大戶都為職員更換起電動車。
曾經的擁躉——在校大學生們也將其束之高閣,國內高校紛紛出現“僵尸車”。
過氣的自行車,一夜之間成了“棄兒”。
編輯:梁霄
關鍵詞:自行車 承載 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