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的機遇
“在逆全球化思潮抬頭的趨勢下,需要有中國這樣擁抱世界的包容性胸懷”“每個人都很欣賞中國關于全球化的主張和承諾”“中國仍將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強勁動力”……這幾天,有“北方明珠”之稱的中國城市大連再次匯聚了世界的目光。縱論天下大勢,擘畫未來藍圖,來自90多個國家的政要、官員、企業家、學者等1500余人齊聚一年一度的夏季達沃斯論壇,零距離感知中國經濟的溫度。
時間是對一切疑慮最好的回應。回首一兩年前,在這個論壇,還有不少人對中國經濟的前景存在迷思和誤讀,而現在,更多的則是對中國改革的認同,對轉型升級的贊許。6.7%的經濟增速,對應萬億美元級別的經濟增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60%,服務業撐起產業的半壁江山……數字是不爭的事實,中國經濟的變化,僅從一個側面就能知道,“龍再次噴火”的判斷并非無來由:三位美國的經濟學家通過研究衛星記錄的夜間燈光數據,認為中國經濟的真實表現被低估了。薄霧輕遮,不改青山巍峨。正如《福布斯》雜志評價的,中國的經濟奇跡沒有結束,而是進入了第二階段。
如果說,“第一階段”的中國只是跟跑者,那么“第二階段”的中國已開始向并跑者和領跑者轉變。曾經,蘋果手機一發新品,國內手機企業紛紛向其“看齊”;美國優步一出現,中國各種叫車軟件蜂擁而至。而如今,中國無樁停放共享單車的模式給了美國企業以啟發,微信的“紅包”功能給了臉書以靈感,蘋果效仿騰訊在即時通訊服務中增加了支付功能。中國在數字經濟領域的“拓荒”實踐,引得《紐約時報》都感慨,“現在,輪到硅谷‘山寨’中國企業了”。不僅是在“互聯網+”領域的創新,國產大飛機試飛成功、可燃冰試采成功、“復興號”正式發車……站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歷史關口,中國以創新之火點燃發展的引擎,既為中國經濟增長輸出更持久、雄渾的內在動力,也為世界經濟的前行增添信心、引領潮流。
習近平主席曾說過,觀察中國發展,“要看中國取得了什么成就,更要看中國為世界作出了什么貢獻”。一個進取的中國,帶給世界的絕非挑戰和威脅,而是市場和機遇。不久前,“丹麥喊話‘中國吃貨’來吃生蠔”的消息一度占據各大頭條。事實上,“14億人的餐桌”正在悄然改變世界。曾經不養鴨的加拿大養起了北京填鴨,十年前還很少出口到中國的智利車厘子現在有85%走向了中國市場,一度只在西方流行的墨西哥牛油果正以每年超200%的增速加緊對華出口……餐桌雖然只是宏觀經濟的一個縮影,但它無可辯駁地證明,中國的發展將給世界帶來紅利,中國不發展才是世界的風險。
一位教授在美國耶魯大學開設了一門很受學生歡迎的課程,叫“下一個中國”。在他看來,中國現在正從全球化的適應者變為全球化的推動者。行勝于言。當世界充滿不確定性,當保護主義思潮暗流涌動,中國對外的投資卻逆勢上揚,去年達到了183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給當地帶來稅收、就業等實實在在好處的同時,中國也以此告訴世界:江水百折,不改東流,世界經濟不能從大海退回到湖泊。這樣堅定向前的努力,就像一股強勁的東風,不斷吹散縈繞在世界經濟頭上的“逆全球化”薄霧。
在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中國不僅在創造屬于自己的“中國故事”,也在成就“他們的故事”。一個顯著的例子是,這幾年,在中國廣泛普及的支付寶,與印度、泰國、菲律賓等國家的企業合作,通過技術輸出的方式,打造當地版的支付寶。支付寶的到來,將有利于這些國家直接跨過銀行卡支付階段,進入更為便捷的移動支付時代,極大地方便百姓生活。“印尼淘寶”“印度支付寶”“非洲阿里巴巴”,在中國企業的影響下,這些國家正在書寫屬于自己的故事。
幾天前,馬云在美國中小企業論壇上的公開演講中說道,“錯過了中國,就錯過了未來”。中國的企業家為何有這樣的自信?原因很簡單,因為“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的機遇”。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中國 世界 經濟 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