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港商,一個和紫荊花一樣美麗的名字
20年前,回歸鐘聲敲響,香港,穿越硝煙風云,卸下歷史重負。回歸整20載,香港,助力改革開放,分享發展紅利。
港商,一個和紫荊花一樣美麗的名字。
背靠祖國,北望神州。香港與內地,同根同心,命運相連。
改革開放初期,港資是“引進來”“走出去”的先行者;如今,在國家“十三五”規劃、“一帶一路”倡議的各項實踐中,也處處躍動港商積極考察、響應發展的身影。
從“請進來”到“走出去”
深圳,與香港僅一河之隔。地理接近的優勢,使深圳成為港商投資內地的首站。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李秀恒,正是最早投資內地、眼光精準的港商之一。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內地改革開放大刀闊斧地進行,推出諸多對外商優惠政策。與之同時,香港工業發展正盛,工人嚴重短缺,工業用地供不應求。
改革開放之初,大批港商跨越羅浮橋,奔赴內地四面八方,興業投資,興教助學,成就一道獨特的風景。
相比香港高價的人工費和幾近飽和的工業用地,內地的工業環境吸引著李秀恒。他將幾條勞動密集型生產線,逐漸從香港轉移到深圳。從1987年在深圳坪山投資建廠,經歷1997年香港回歸,如今,打工起家的李秀恒發展成為身家百億的香港“鐘表大王”,坐擁運輸、金融、地產等多個產業。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倡議……一項項國家級建設規劃的推出,也給香港發展帶來了新的歷史機遇。
“對香港來說,機遇正變得越來越多,不變的是‘一國’和‘兩制’的優勢。”李秀恒說。
一方面,香港繼續作為內地聯系國際市場的橋梁,引入資金、技術、管理經驗,為內地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做出重要貢獻;另一方面,香港以內地廣闊的腹地為依托,在內地的快速發展中獲取更多發展機遇和不竭動力。
面對這些歷史性機遇,香港要考慮怎樣與內地配合,集合粵港澳優勢;同時借助背靠祖國的優勢,將幫國家“引進來”進化為與國家一同“走出去”,爭取更多有利港商投資發展的條件。
“國家所需,香港所長”。在港商眼中,香港擁有的金融、航運、物流、專業服務等優勢獨一無二,應更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切勿讓機會白白流走。”
“七十年代是我回鄉幫國家,現在是國家幫我,為我指‘路’。”投資內地近四十年的港商譚錦球說,香港回歸二十年,港商搭上了國家高速發展的列車,再也不怕前路荊棘。
貿易版圖不斷擴大
香港與內地,同呼吸、共命運。
自1985年起,內地一直是香港最大的貿易伙伴。投資方面,截至2017年3月底,港資占內地累計吸收境外投資總額的52.1%。與之相應,香港也是內地對外直接投資的首要地點。
國家發展改革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表示,改革開放30多年來,香港與內地經濟不斷磨合,已經形成了各自優勢最大化、相互依存的發展模式。香港充分發揮金融中心、轉口貿易、咨詢服務優勢,利用內地的土地、人力、資金和市場資源。香港與內地經濟現在的發展很“合拍”。
以紡織制衣業起家的印尼華僑楊孫西,在立業之初就把“內地”圈在了事業版圖上。如今,他的“企業王國”由閩港擴展至京畿,從紡織工業延伸到房地產項目。北京、重慶、山東、福建、陜西,他的香江國際佇立在天南海北,以“香江”之名參與著這些省市的改革發展。
回歸后,隨著兩地貿易成熟度的積累、貿易額的激增,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大環境之下,港資也開始審時度勢,尋求建立在共同文化和歷史記憶之上的、更高層面的投入。
美國《時代》周刊曾在香港回歸十周年時寫道:“香港一直是一個中國城市,從未把北大西洋中的那幾個潮濕島嶼當成祖國,她向來都有一個美好的祖國。”年近80歲楊孫西,依托中國文化現象找尋身份歸依,以文化推廣開拓新時期的貿易版圖。
“我看這二十年的發展,香港的朋友圈擴大了,香港的文化回歸加速了,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增強了。香港和內地的貿易版圖,已沿著‘一帶一路’從國內來到海外,而文化認同是我想做的,也是能發揮的優勢。”耄耋之年的楊孫西,目前致力于推廣中國茶文化,從文化層面幫助“民心相通”。
楊孫西說,兩地聯系不單是注入資金,更要將中華文化和歷史記憶共同“帶出去”。香港不乏有著海外背景的閩粵籍商人,他們的海外關系緊密,對國家的歸屬感更甚。其角色正如“一帶一路”建設中香港的地位,是連接資金、貿易與民心的“超級聯絡人”。
今年5月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深化民心相通上推出了諸多新舉措,也為港商的未來投資提供了新思路。
從茶馬古道到南海之濱,從敦煌影落到云貴之巔,香港源源不斷地從中華文化汪洋中汲取力量,踏浪而行。
與祖國血脈相融
一波才動萬波隨。
香港對祖國的深情,不僅可從投資內地的歷程中窺見,二十年間,捐資助款、貢獻家鄉的故事比比皆是,令人動容。
祖籍廣西的譚錦球是其中一位“推波助瀾”者。
在得享七十年代香港經濟騰飛的機遇后,譚錦球于八十年代回到日思夜想的家鄉欽州,先后投資10多億元建倉儲、通碼頭,更在九十年代創立香港廣西聯誼會(后擴展為“香港廣西社團總會”),聚集起數十萬關心家鄉發展的香港人士。據不完全統計,2003年-2016年間譚錦球在內地及香港的捐款總額2億多元。如今,廣西社團總會先后為家鄉投資數十億港元,捐資助學余千萬;而包括廣西社團總會在內,香港大大小小的內地同鄉會、工商聯會,二十年來都在不遺余力地為家鄉發展添火加薪。
大江南北遍地開花的經緯地產項目,不僅給百姓帶來了可靠的質量,還為自己贏得了投資的成功。香港經緯企業集團創辦人,經緯集團董事局主席陳經緯先生,多年細雨潤物無聲,多年從商的他憑著一顆回饋社會的“慈善之心”,贏得的社會對他的高度評價“大慈善家”。2012年他在汕頭市“廣東扶貧濟困日”捐資1億元建學校,捐款1000萬元支持外交學院設立“外交學院經緯師生創新創業基金”。一向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的陳經緯多年來在內地用于救災、扶貧、教育等社會公益事業的捐款過億元。
據統計,僅2015年,就有56名香港慈善家捐贈逾百萬元,其中23位慈善家向家鄉或祖籍所在地廣東、江蘇、浙江等地提供幫助,另有9位慈善家針對西部貧困地區或國家級貧困縣進行資助。而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八年間,從個人到政府,香港特區共捐資100億港元幫四川同胞重建家鄉。
“說到底,港商也只是一個普通的香港市民,一個中國人。”譚錦球說,他們一代人憑借著香港優勢,受惠于國家發展,所以更應時刻不忘以己之力回饋祖國,“中國人該做的,我都會做。”
更多的動人事跡在傳頌——
前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知名實業家霍英東為善樂施,一生捐款逾150億港元,不僅捐資助學、山區扶貧,更全力投資家鄉;
信奉“知識改變命運”的“超人”李嘉誠,創辦李嘉誠基金會,公益項目遍及全國三十多個省市、自治區,堅持“為自己、國家與全人類社會建造共同的尊嚴和福祉”;
蒙民偉、邵逸夫、李兆基,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幾乎鐫刻在全國每個大中城市的校園建筑上,他們用對教育的深邃思考,陪伴著祖國的未來。
從邊陲小鎮的一段路、一座橋,到大學校園的一間實驗室、一棟圖書館,從華東水災、汶川重建等救災捐贈,到“健康快車”、“亮睛工程”等醫療行動,港商用赤誠與熱愛,書寫出穿荊度棘、同苦共甘的傳奇。
珠江口外,獅子山下,香港分享著二十年來回歸祖國帶來的紅利,而那些篳路藍縷的故事,也隨著東江水婉轉低流、敲門入戶,匯聚成人人傳頌、低吟謳歌的史詩。
二十年櫛風沐雨,二十年合作共贏。未來,香港將與內地繼續攜手,構筑“中國夢”的共同回憶。
(人民網記者 陳瑤 李海元 常紅 楊牧 劉潔妍)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香港 內地 港商 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