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九問老城重組:未來北京什么樣?
在我看來,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功能適宜之城。適宜的城市功能是北京城市發展的首要任務。通過疏解非首都功能,“大城市病”得到根本解決,首都核心功能得到優化,真正建立起與“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相適宜的功能定位與空間布局,成為世界級特大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典范地區。
二是歷史文化之城。歷史文脈傳承是一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靈魂。北京作為一個文化古都,是現代城市的傳統保留地。未來通過老城重組,使“北京老城”成為一個繼承傳統、充滿古都韻味的文化之城,一個開放創新、充滿活力的高品位之城。
三是環境友好之城。生態環境是一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命脈,保護生態環境與繼承歷史文脈,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前提。通過生態保護,實現生態、社會、歷史、文化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最優化。這是北京城市未來保護與發展并重模式的精髓和核心內涵所在。
四是社會和諧之城。社會和諧是構建和諧宜居城市的內核。社會和諧關鍵是要看老百姓的獲得感,北京城市未來發展得好不好、成效大不大,檢驗標準最根本的一條,就是獲得感。這是貫穿北京未來城市發展的重大主題。
《瞭望》:對北京“老城”,甚至北京城的發展,您有怎樣的可行性建議?
連玉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關鍵環節、重中之重和首要任務,北京城市的發展要圍繞著“疏解”這個“牛鼻子”展開。北京發展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緊密關聯,北京發展離不開京津冀協同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需要對接北京發展。
一是強定位。“瘦身”是為了更好地“健體”。必須堅持和強化“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在堅持和強化首都核心功能中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二是疏功能。疏功能必須以調整、轉移和外遷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為重點,至少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功能:
第一,首都核心功能以外的其他功能
第二,導致北京“大城市病”的直接功能
第三,對周邊地區形成明顯“虹吸效應”的其他功能。
三是調結構。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本質是調整和優化首都城市結構。空間結構和交通結構的根本性缺陷是導致“大城市病”的根源。人口數量過度膨脹、中心城區人口密度過大是人口分布結構不合理造成的直接后果。必須通過調整和優化城市結構,實現空間重構、產業重構和功能重構。
四是轉方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重要的是轉變發展方式。一是從空間上向生態優先轉變;二是從內涵上向文化引領轉變;三是從動力上向創新驅動轉變。
五是破藩籬。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情況復雜,既有行政分割,又有利益藩籬,更有隱形壁壘。破除部門利益、局部利益、個人利益的藩籬,需要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也需要上上下下、方方面面付出必要的代價。
六是聚合力。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任務重、難度大,北京、天津、河北如何更好地形成合力,中央政務區、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區如何相得益彰地發展起來等,既要充分調動疏解對象外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需要北京和中央行政企事業單位率先啟動,做出表率。
(記者 李斌 孔祥鑫刊于 《瞭望》2017年第27期)
編輯:梁霄
關鍵詞:重組 老城 未來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