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書畫學院書畫學院
中國古代的園林繪畫:可畫之園 可園之畫
原標題:可畫之園 可園之畫——中國古代的園林繪畫
【美術經典】
作者:黃曉(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教師) 劉珊珊(北京交通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教師)
園林或許可視為中國古代建筑文化里最精妙的一種。遺憾的是,較之城市宮殿、寺廟陵墓,園林在中國建筑里又最為脆弱。究其緣由,一是園中屋宇多為輕盈的木構,較之宮殿寺廟更容易朽壞;二是園林的精髓在于山水的經營,一旦園主過世或家道中落,便常常易主改造,或因疏于照料而荒廢傾頹,以至湮滅無形。因此今天能夠看到的園林,大多是近百年、甚至近幾十年改建或復建的。
幸而較之物質實體的易朽,中國文化里還有更難磨滅的部分,曰詩、曰畫、曰文章。今天所要著重討論的,便是其中的園林繪畫。
《求志園圖》(中國畫)錢榖
畫家和造園家
可能是出于對園林中畫意的重視,古代的造園家往往兼具畫家的身份或修養。唐代王維在詩中自稱“宿世謬詞客,前身應畫師”,認為自己并非世間稱許的詩人,而是更像一名畫家。他在長安郊外建造的輞川別業,令無數文人墨客心馳神往。后世許多人并沒有機會親臨現場,輞川的形象更多是借助王維的輞川詩和《輞川圖》,活現在后人的眼前心上。畫家善于造園的早期實例,還有南宋的刑部侍郎俞子清。周密在《癸辛雜識》中稱贊俞子清的假山是他平生所見最為秀拔奇絕的一座,能夠有此成就,是因為俞子清“胸中自有丘壑,又善畫,故能出心匠之巧?!?/p>
《郊園十二景圖》(中國畫·局部)沈士充
唐宋的這一傳統在明清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研習繪畫成為練習造園的必由之徑,明代的四大造園家無不擅長繪畫。第一位是張南陽,他設計了“冠絕江南”的兩大名園——弇山園和豫園。張南陽自幼跟隨父親學畫,成年后“以畫家三昧法,試累石為山”,所筑假山“奇奇怪怪,變幻百出,見者駭目恫心,謂不從人間來”,畫技的融入,使人為的假山具備了天工的奇巧。第二位是周秉忠,他會燒瓷器,能作漆器,更精于繪畫,堪稱全才。周秉忠最拿手的是壘石疊山,他為徐泰時疊過一座石屏,“高三丈,闊可二十丈,玲瓏峭削,如一幅山水橫披畫,了無斷續痕跡”,其最受稱道處正在于用山石展現了畫卷之妙。今日聲名最響亮的明代造園家是計成,他完成了中國第一部造園專著——《園冶》。計成早年先以繪畫成名,追隨關仝、荊浩的畫風,中年才改行造園,由畫家轉為造園家,因而《園冶》一書常論及如何運用畫意造園。晚明最受歡迎、造園最多的張南垣,同樣是從小學畫,后來以山水畫意通于壘石疊山,他的作品具有“荊浩之自然,關仝之古淡,元章之變化,云林之蕭疏”,集眾家之所長,游人置身園中,有如行走在圖畫里。
寓園于畫和寓畫于園
明代的園林與繪畫達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造園家以畫境為靈感疊山開池,畫家則以園林為對象描摹創作。張南垣和王時敏這樣第一流的造園家和畫家,還會商量切磋,共同設計樂郊園,并在建成后請丹青名手沈士充繪制圖冊。沈士充的《郊園十二景圖》是一套“效果圖”,張南垣疊山前常先畫出圖樣,曹汛認為傳世的張南垣《墨石圖》,則是一幅山石“設計圖”。更具有洞察力的是畫壇宗師董其昌,他藏有王維的《輞川圖》,某次與友人的園林比較時,他說:“公之園可畫,而余家之畫可園?!鼻罢呤窃@于畫,后者是寓畫于園,一語道破了園林與繪畫相融相通、相契相成的玄機。
拙政園圖(中國畫)文徵明
明代園林與繪畫的融通,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一是細部的刻畫,二是整體的構圖。繪畫推動著造園的變革,造園則影響到繪畫的模式,兩者呈現為一種良性的互動。細部刻畫體現在筆墨,也就是皴法與疊山技法的相通,兩者都是對自然山水的提煉。古代畫家的皴法多取材于不同地域的獨特風貌,如范寬的“雨點皴”表現了關中地區的雄渾山巒,郭熙的“卷云皴”概括了黃土高原的蓬松丘陵,李唐的“斧劈皴”再現了太行山脈的整體量感,除了北方山水,還有“多寫江南真山”的董源。這些不同的筆墨皴法,經常成為后世疊山的靈感來源。如明代蘇州張鳳翼樂志園的假山,“仿大癡皴法,為峭壁數丈,猙獰崛兀,奇瑰搏人”;張南垣建造樂郊園,“標峰置嶺皆摹荊關倪米諸家筆意。”摹仿畫家筆法既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又會成為這些假山的招牌特色,為世人所津津樂道。張南垣的一段逸事,生動演繹了運用畫意疊山的藝術感染力。他曾為郁靜巖堆筑假山,模仿“荊關老筆,對峙平墄,已過五尋,不作一折。忽于其顛將數石盤亙得勢,則全體飛動,蒼然不群?!边@簡直不是在疊山,而是在運用山石作畫,將靈動的畫意在三維空間中傳遞得淋漓盡致。
在明代,園林繪畫作為一種類型,畫意指導造園作為一種原則,真正得以成立。對于當時的畫家和造園家來說,園林和繪畫成為他們汲取不盡靈感的源泉,他們自在穿行于兩種藝術之間,“各竭其才智,競造勝境”,創造出一大批園林與繪畫的上乘之作。對于園主和后世觀者而言,這些繪畫則成為園林的恒久影像,為園中勝景留下一份不朽的紀念。
編輯:楊嵐
關鍵詞:園林 繪畫 造園 園林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