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七七事變"全民族抗戰的開端
第二,民主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
古代中國經歷過幾千年的封建社會,民主傳統一直極為缺乏。全民族抗戰爆發后,面對強大的敵人,人們最關切的問題莫過于怎樣才能取得抗戰的勝利。答案很明顯:只有依靠四萬萬民眾的力量,依靠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而要使全國民眾積極投身抗戰事業,必須實行民主政治,切實維護民眾的利益,充分發揮民眾的積極性。隨著全民族抗戰走向深入,民主問題表現得越來越突出、越來越重要。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抗日根據地為什么能夠在那么艱難險惡的環境中生存和發展?原因就在于它能夠堅決地依靠群眾,由人民當家作主,認真推行減租減息,實行民主政治。
美國很有影響的《時代》《生活》雜志的記者西奧多·懷特和安娜·雅各布當時寫了一段報道:“共產黨的全部政治論題可以概括為下面的一段話:如果你遇見這樣的農民——他的整個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罵,而且他的父親把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痛苦感情都轉移給了他。你真正把他作為一個人來對待,征求他的意見,讓他投票選舉地方政府,讓他組織自己的警察和憲兵;給予他權力,讓他決定自己應交多少賦稅,讓他自己決定是否減租減息。如果你做到了這一切,那么,這個農民就會變成一個具有奮斗目標的人。而且,為了保衛這個目標,他得同任何敵人——不管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進行殊死拼搏。”為什么中國共產黨的力量和影響在抗戰期間能得到那樣大的發展?奧秘就在這里。
再來看國民黨統治的大后方。在戰爭初期,國民黨政府的對日作戰是比較努力的,在民主政治方面有過一點改進,一時出現過生機勃勃的新氣象,人們曾對它寄予很大希望。但是這種希望很快就變成失望。國民黨政府甚至變本加厲地強化獨裁統治,特務橫行,豪門資本大發國難財,力圖消滅一切異己力量。于是,爭民主的運動在大后方日益發展起來,到1944年以后更走向高潮,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這對戰后中國政治生活的演變產生了深刻影響。
第三,中國共產黨被更廣大的民眾所了解和接受。
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是為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奮斗的。但是,在全民族抗戰以前,它的政治影響主要在各革命根據地的貧苦農民和城市里的革命知識分子中。由于國民黨當局對革命根據地的嚴密封鎖和對共產黨的造謠、污蔑,加上中共中央多年“左”的關門主義錯誤,一般民眾對共產黨的真實情況了解有限。全民族抗戰爆發后,國共兩黨實行第二次合作,共產黨人在一些地區能夠公開或半公開活動,人們對共產黨的主張和真實情況逐漸有了較多的認識和了解。
毛澤東同志在1938年發表著名的《論持久戰》,對中日雙方在戰爭中的優勢和弱點、對戰爭將要經歷的三個階段、對應該采取的政策和戰略戰術進行深入分析,批駁了“亡國論”和“速勝論”。這些都是全國民眾當時最關心的問題,而在以前還沒有人對中國的抗日戰爭及其前途作過如此系統、具體而富有說服力的分析。以后,事實的發展完全證明毛澤東同志所作分析的正確性。這就在全國范圍產生了廣泛影響。
在實際行動上,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新四軍也讓人們感到耳目一新。一些民主人士和外國記者、觀察者訪問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根據地后所作的報道,也讓大后方許多人看到了一個過去并不了解的天地,對中國的未來產生新的希望。到戰爭結束時,國共兩黨已被人們視為可以分庭抗禮的政治力量。
除了這三點,全民族抗戰還使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國際地位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
習近平同志熱情地說道:“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為中華民族由近代以來陷入深重危機走向偉大復興確立了歷史轉折點”。他又指出:“七七事變成為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端”。在七七事變80周年的今天,我們對先人為國家和民族作出的貢獻充滿敬意,一定會繼承他們的遺志,大力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萬眾一心地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目標奮勇前進。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中國 日本 抗戰 全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