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00后女孩磕頭拜90后師父引爭議 家長稱體驗傳統
收徒小伙:儀式蘊含發揚傳統文化的責任
記者聯系上收徒男子李振。他是黑龍江人,1991年出生,畢業于四川音樂學院,曾在常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工作過,幾個月前離職開了家培訓機構,教授相聲、評書、快板等曲藝方面才藝。
李振說,磕頭是曲藝行當拜師儀式的必經環節,師父收徒本身就是雙方自愿的事,而且拜師并不是想拜就能拜。他收徒第一是看人品,第二是看專業能力。
李振說,想要學好藝,先要學做人。師父的現在就是徒弟的將來,所以想要教好藝,更要會做人。“曲藝重在傳承,看似老套的磕頭拜師,其實蘊含的是對傳統藝術文化發揚的責任。那天的收徒儀式其實已經簡化了,拜祖、敬茶等步驟都省略了。”
李振表示,小時候拜師,也是下跪磕頭,當時年紀小,不知道其中的意義。當時只是給師父磕頭,但接下來,師父真的為徒弟付出很多,毫無保留地傳授知識,只為一身本領能有所傳承,發揚光大。
學生家長:師父比老師更賦特殊意義
“我一直跟李老師學曲藝,很喜歡這門課程。他除了上課之外,也教很多做人的道理,包括待人接物,說話做事。”此次拜師的女孩小陳是一名00后,才上三年級,她表示并沒有覺得這樣的儀式有什么不妥。“西游記里孫悟空拜師不也磕頭嗎?”
“現在的孩子大多拿手機、iPad游戲作為娛樂,很少喜歡聽評書,電臺節目也幾乎不見評書,我覺得這是傳統文化的悲哀。我得知常州有位教授正宗曲藝的老師后,立馬幫丫頭報了班。”家長陳先生說,女兒跟李老師學了兩年,特別喜歡,語言表達能力也有很大進步,這次正式下跪拜師也是出于對老師的尊重,讓孩子體驗這樣的傳統儀式非常有意義。
陳先生認為,跪和不跪是有區別的,師父比老師更賦特殊意義。“師父不僅有師的威嚴,還有父親的慈愛。我希望女兒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師父,學師之品德,習師之技藝,弘揚傳統藝術。”
以此為文化傳承的招牌不妥當
常州大學周有光語言文化學院副院長葛金華認為,磕頭拜師就現代而言,雙方自愿本無可厚非,私人交往是私人的事,雙方愿意當然可以,但一旦以此為文化傳承的招牌不太妥當。
葛金華表示,在人身依附關系中的下跪磕頭代表著某種“秘傳”和“人身自由的部分出賣”,這在今天的社會實在是“噱頭”。反而是被90后小伙所簡化了的如敬茶等倒是應該保留,因為其中存有平等的溫情與平淡的真情。
常州市高級中學歷史老師湯永成則認為,跪拜儀式表達了學生對師父的尊重,讓老師有一種責任感,時刻記住徒弟的囑托。“不能簡單理解成糟粕,跪拜是中華民族尊重長輩理念的體現,師生在精神層面上仍然是平等的。”
湯永成談到這種跪拜與學校師生關系的不同。前者是教授家傳的、個性化的本領,教授的內容有知識產權,確定師徒關系的方式可以個性化,后者教學內容是社會化、普及化的,也不適合動輒就用跪拜的方式。
編輯:梁霄
關鍵詞:女孩 家長 體驗 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