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鉅惠民生 鉅惠民生
國家的錢不許亂花 中央財政建立績效評價常態機制
預算+績效,“國家賬本”正從對賬單轉向成績單
近年來,隨著預算公開力度的加大,老百姓對“國家賬本”的了解也在加深。比如,今年“三公”經費減了多少,養老金又漲了多少,都能找到答案。預算里規定的扶貧資金,如果有人拿去建了樓堂館所,那就屬于擠占挪用財政資金,肯定是要被問責的!
“好的政府有兩個標準,一是公共利益至上,二是有效率。預算績效管理,是整個國家治理的核心,是一個重大的突破。”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白景明表示。
作為深化財稅改革的重要內容,財政資金績效評價也在不斷推進,成效在顯現。2016年,財政部選擇了15個中央部門,開展績效目標的執行監控試點。同時,對25項重大民生政策重大專項支出,開展了重點支出評價,資金達3092億元。
從地方上看,絕大部分省份都已開展績效評價工作。
廣東是最早開展預算績效的省份,2017年向省人大報送的部門預算,500萬元以上的支出項目都設立了總體績效目標。2017年,湖北省首次向人大報送重點績效評價報告,大型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是免費還是低收費,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建得咋樣,這些關系到民生的重點項目,都要進行績效評價。
“今年北京市196個政府部門,所有500萬元以上項目的績效目標,都實現了向社會公開?!北本┦胸斦挚冃гu價處處長姚春紅表示,“花錢問效、無效問責”進一步落實,績效目標審核不通過,一律不能批復項目預算;績效評價結果低于“一般”的,將核減下年度的預算資金。2014年以來,北京市經過事前評估的項目共計182個,評估資金181.73億元,核減資金30.55億元,核減率16.81%。
這些績效評價結果,對各部門完善決策、改進管理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財政預算正從“記賬單”向“成績單”轉變。
“一個項目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群眾滿意程度等,都可以作為績效評價的量化指標,讓老百姓、納稅人清楚錢產生了哪些效益?!敝袊斦茖W研究院研究員王澤彩表示。
編輯:梁霄
關鍵詞:中央 財政 績效 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