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留守兒童認知危機:祖輩缺教育意識 學齡前認知遲緩
在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榕山鎮高廟子村,何群已經作為一名“童伴媽媽”駐守了兩年,她的工作是負責全村兒童的日常照料和動態管理。村里的情況經常讓何群困惑不已,她發現與自己的孩子相比,這里的留守兒童有的不愛說話,反應也慢半拍。
何群看到的狀況并非個案。近年來,諸多針對農村留守兒童的調查研究顯示,這一群體入學前的認知狀況不容樂觀,亟待引起重視。
學齡前認知狀況堪憂
“童伴媽媽”是中國扶貧基金會啟動的留守兒童關愛項目。作為100位“童伴媽媽”中的一個,何群告訴《工人日報》記者,兩年多來有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她:“村里很多留守兒童都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干預他們的教育很難,爺爺奶奶們經常私下議論,認為我的工作是多管閑事。”
兩年多與留守兒童朝夕相處,讓她越來越感覺到,這一群體認知能力發展較遲緩,“我前兩天接觸到一個3歲的留守兒童,由爺爺奶奶帶,只會說幾句簡單的話。”何群的感受得到了許多調研數據的認證。
一項由中國科學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參與、調研中國農村兒童養育狀況的“農村教育行動計劃”,在對陜西省174個鄉鎮351個村莊的1808名幼童進行國際上通用的“貝利智力發育指數”測試后發現,18~24個月大的幼兒中認知發展滯后的有41%;25~30個月大的幼兒中,這一比例高達53%。而在針對河北、云南的測試中,兩個省份分別有55%和超過60%的農村學齡前幼童認知發展滯后。與之相對比的是,在城市和一些富裕農村,這一比例僅為15%左右。
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學院副院長周兢用《Bracken基本概念量表》的科學調查方法將學齡前留守兒童的認知狀況進行量化研究發現,兒童在入學前的認知準備狀況對第一學期末考試成績有重要預測價值,如果認知準備差,那么學習成績也差。而留守兒童對各項認知準備概念的掌握幾乎都處于中等或者中等偏下的水平。
對此,中國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林秀認為,我國目前有5000萬嬰幼兒,大多數都生活在農村,“農村嬰幼兒認知或語言發展存在的問題,對未來人力資本質量影響很大。”
編輯:梁霄
關鍵詞:留守兒童 祖輩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