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我在鄉村看到的廣場舞跟大城市的有很大區別
女人們跳廣場舞,多是為了追求個性自由
依據王芊霓的觀察和理解,她們參加廣場舞的主要目的,并非我們通常所想象的那樣,是在重溫集體主義,而多是為了追求女性的柔美和舞蹈本身的樂趣。她們渴望被圍觀,所以盡量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她們渴望擺脫家庭的瑣碎,希望通過廣場舞建立新的社交關系,以填補獨生子女因為就學或就業而離家之后的空虛和孤獨。換句話說,在這個河南的非省會城市里,人們參加廣場舞,雖然以群體的形式出現,卻多是為了追求個性的自由,而不是像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樣,是“把個性溶解在了集體之中”。
和這樣追求個性之美的訴求相似,在我所在的相對閉塞的鄉村,“廣場舞”作為追求個性自由的特質,就更明顯了。在這里,它是新興的時髦娛樂,年輕的媽媽們參加的主要障礙,不是“噪音污染”或“占用公共空間”,而是需要突破異樣的目光和古板的陳舊觀念,當然還有家庭束縛。
說廣場舞在不同地區有不一樣的“形象”,其實只是想告訴大家,別再用某種單一的刻板印象去想象“廣場舞”。廣場舞在大城市里,常年被某些人“污名化”,“大媽”這個詞本身就帶著幾分鄙視。她們吃過晚飯,一個個聚到廣場上舞動起來。很多人嘴上沒反對內心卻在訕笑,當然前提是這種活動發出的噪音不會打擾他們,不占用他們的公共空間。
實際上,只要一旦某場“廣場舞”發出擾人的噪音,擠占了“不屬于她們的”公共空間,那些原本藏在心里的鄙視和嘲笑,就會像山洪一樣傾瀉而出。所以,每次出現“廣場舞”引發沖突的新聞時,人們的討論都會無一例外地跑偏,從來不就事論事,而是動不動拿“廣場舞大媽”打趣,成篇累牘地分析她們的年紀和集體主義“基因”之間的隱秘關聯。其實如果“廣場舞”參與者中包括許多年齡小的女性,再硬著頭皮去討論“廣場舞大媽”跟所謂集體主義“基因”之間的關聯,那就是偏見在起作用了。
社會學里有一個詞,叫角色期待,說的是你是什么樣的人,處在什么樣的位置,社會就會對你有一套“應該如何行為”的期待。如果我是很多人眼中的 “大媽”,這個社會會期望我參加什么樣的戶外活動呢?仔細想想,好像小區里那些黃黃綠綠的腳踩梅花樁、雙手轉動轉盤、漫步機、健騎機似乎是最“適合”我的。如果我“安分守己”地守在這些器材旁邊,那一定會是一副很多人心目中的“和諧小區”畫卷,因為既沒噪音,也不會占用過多的公共空間。
現代社會,包容和多元是主流理念。但我知道,那是因為沒有觸犯到別人的利益。如果稍有侵犯,那些一貫理念至上的人,也會找各種理由讓自己任性地不包容一回。(曾煒)
編輯:梁霄
關鍵詞:廣場舞 大城市 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