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揭秘哈爾濱“公園相親圈” 婚配門檻多由父母把持
60歲劉阿姨:退休后專攻女兒終身大事 婚房遠近是“硬杠”
家住道外大新街的劉阿姨今年60歲,退休后,她把生活重心轉移到女兒晴晴(化名)的終身大事上來。為給女兒尋覓有緣人,五年來,劉阿姨幾乎跑遍了全市的家長相親會。
“女兒今年32歲,畢業后考入道外區一家事業單位。除了大學四年在山東,其他時間女兒沒怎么離開過道外。”劉阿姨一直盤算著,找女婿,一定要找個道外人,“孩子們下班了能到我這吃口熱乎飯,我有個頭痛腦熱,孩子來照顧也方便。”
在靠近馬路的樹蔭下,劉阿姨和一位王阿姨交流起來。王阿姨自我介紹稱,自己和老伴都是企業退休,兒子今年33歲,是碩士研究生,三年前考上道里區公務員。交完“家底”,兩個阿姨對彼此都非常滿意,恨不得馬上約對方子女見面。
與劉阿姨同來的親屬,也想促成這一樁姻緣。不過聽說對方的婚房在松北后,劉阿姨猶豫了,搖搖頭,不打算再聊下去。見勢不妙的“準親家”王阿姨趕緊補充,“房子是江景房,三室的呢。”“婚房太遠了,以后我姑娘回娘家不方便。”劉阿姨拋下這句話,匆忙開始了下一段代相親之旅。
啥標準受冰城家長歡迎?除有房、工作穩定外幾乎都要求“人品好”
記者看到,征婚現場,有的家長主動找人攀談,有的家長安靜等待,看到掛出來的相親資料后,家長們戴上老花鏡記下感覺“靠譜”的資料,在心里默默做著對比。除了看征婚簡歷,還掏出手機,找出兒女的照片,交流“情報”。作為代征婚主體的父母,儼然已成第一把關人,直接決定著相親對象的去留。
記者在兆麟公園、道外阿拉伯廣場相親角現場粗略統計發現,以女方父母來說,男方有獨立婚房、有穩定工作、1.7米以上,是大家心照不宣的標配。而男方父母挑兒媳,若自家兒子屬于企事業單位正式編制,則希望擇偶對方也有正式編制,有穩定收入;若男方在私企、服務性等行業工作,則對女方的要求是有工作即可。冰城家長為兒女擇偶,除了房子、工作等條件外,最看重的就是對方的“人品”。生活報記者查閱阿拉伯廣場相親角100個征婚廣告(男女各占一半)發現,有96%的家長都要求準女婿、準兒媳“人品好”。
編輯:梁霄
關鍵詞:揭秘 公園 相親圈 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