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反腐脫口秀”折射宣傳意識進步
7月—9月是廣東的“紀律教育月”。7日,廣東省紀委宣傳部、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聯合制作的反腐題材脫口秀短視頻節目《武松來了》第二季開播,繼續以案說紀。(8月8日《南方日報》)
警示教育并不少見,但往往都因為說教痕跡過重,飽受民眾詬病。廣東省推出的反腐題材脫口秀短視頻節目《武松來了》,則一改以往警示教育的“說教腔”,自推出之后便受到了民眾熱捧。可以說,如何用民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講好反腐故事,傳遞反腐“正能量”,《武松來了》提供了一個生動的樣本。
據媒體報道,《武松來了》首集播出,各大媒體平臺紛紛轉發推送,不少網友也積極幫忙宣傳,網絡點擊量超過千萬次。《武松來了》能夠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表面上看是得益于“脫口秀+反腐+短視頻”的有機融合,創新了宣傳方式,契合了民眾需求,可實際上最根本的因素是,官方宣傳意識的轉變和進步。
反腐歷來是民眾關注的焦點,可是以前官方對此類信息,通常采用的都是“冷處理”,一是害怕民眾窺見官員的陰暗面,二是擔心加劇社會“仇官情緒”。過去資訊不發達,這樣的方式還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可在自媒體時代,仍然沿用傳統的宣傳思維,顯然就跟不上時代了。現在的網民,完全有能力挖掘自己獲取信息的渠道。我們可以從一次又一次的“網絡反腐”事件中,強烈地感受到這種變化。
廣東省推出的《武松來了》,折射著宣傳意識的進步。首先,節目內容不避諱反腐敏感話題和民眾關心的熱點,打破了“正面報道即報道正面”的宣傳思想誤區;其次,脫口秀的形式清新自然,在戲謔之中蘊含深刻;最后,短視頻符合網絡傳播特點,可以充分利用網民的碎片化時間進行宣傳。
其實,這些年官方一直都在嘗試著改變傳統的宣傳思維,并且從實踐來看,有不少的成功案例。無論是去年電影《湄公河行動》的成功,還是今年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成為爆款,抑或是如今電影《戰狼2》成為現象級影片,都在于主動放棄了傳統的宣傳敘事,淡化了說教,而是將道理和情懷,暗藏在通俗易懂的故事之中,寓教于樂。它們的成功,都從側面說明,只有官方宣傳意識進步了,才能讓宣傳更接地氣,更得民心,也更能起到正面宣傳的效果。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宣傳 意識 進步 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