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警惕考研機構虛假宣傳背后的巨嬰思維
隨著參加考研人數不斷增加,考研培訓的熱度絲毫不輸中小學生的各類補習班。當然,考研培訓市場在火爆的同時也出現了不少亂象。最近記者調查發現,很多考研培訓機構魚龍混雜,涉及虛假宣傳,杜撰成功案例吸引學生報名。(8月15日《法制日報》)
當前經濟下滑背景下,教育培訓機構的生意仍然非常紅火,不管是幼兒的各種興趣班,還是從小學到初高中的各種補習班,抑或者考研、出國留學輔導班,這些機構都彰顯著強大的生命力,也反映了市場對此的極大需求。前不久就有一篇題為《月薪3萬,也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的文章在網上熱傳,一名企業高管曬出了暑期在女兒身上的開銷,加上游學、鋼琴、游泳等,需要35000元。這些都反映了培訓熱是當下的一種普遍現象,考研培訓熱也是其中一種重要的組成部分。
既然市場有強大需求,必然催生各種培訓機構進入考研培訓市場。在這其中,既有真正為學生提供實際備考幫助的優秀機構,也有上面新聞提到的涉及虛假宣傳的機構,我們不能一竿子打死。一般而言,考研的學生都是半只腳踏入社會的年輕人,應具備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多方調查能力,倘若不做口碑調查,不發揮自我的主觀能動性,傻傻給這些魚龍混雜的培訓機構交“智商稅”,然后坐等名校夢成真,那其中包含的“巨嬰思維”就顯露無遺了。
作為即將踏入社會的大三大四學生,畢業之后的去向是每個人關心的話題。就選擇考研來說,應該是真的醉心學術,認為確實有深造的必要,或者理工科院系里面少數需要較高學歷才能就業的專業,這樣才可能有靶向性的努力。然而大多數人其實是人云亦云或者為了緩解就業壓力,才加入考研大軍浩浩蕩蕩的隊伍,這種學生沒有明確的考研目的,在備考的準備過程中,也不及前面這種學生主動去鉆研問題,從動機到行動都存在巨嬰思維,寄托于培訓機構能夠一攬子解決所有問題,能跟那些以往的“成功案例”一樣實現逆襲,所以被這些涉及虛假宣傳的培訓機構收了“智商稅”。
筆者并沒有說考研機構全部都是騙子的幌子,事實上本人也是考研機構的受益者。然而選擇培訓機構,是一個系統工程,首先應該是做好前期的調研工作,包括評估個人的水平和報考學校的要求,然后向以往考上的師哥師姐去打聽,這些機構的真實水平,多方取證交叉驗證,避免個別學長成為培訓機構的“代言人”,自己謀取私利,不顧學弟學妹的培訓效果。只有充分了解自己,做好充分的調研,才能避免被他人牽著鼻子走。
最后,從應試的角度來講,考研培訓機構幫我們解決的,其實是搭建知識體系以及營造學習環境,會將很多知識點模塊化、結構化。但骨架搭建好了,如果缺乏必要的血肉,在考場一樣答不出來。知識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自己不斷總結和吸收。通過自己不斷主動鉆研,才算是實現了報培訓機構的價值。不能像巨嬰一樣,等著別人來喂養我們的大腦,等著別人幫我們一攬子解決所有問題。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機構 考研 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