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上海成中國“最老城市” 新書揭秘40年破局老齡化之路
中新社上海8月16日電 (記者 鄭瑩瑩)上海是中國內地老齡化程度最深的城市。由上海市民政局組織編撰的《大城養老—上海的實踐樣本》一書16日亮相剛開幕的2017上海書展,40年前行軌跡、80個實踐樣本,勾勒了“最老城市”上海破解大城養老困局的歷程。
“一床難求”的社會焦慮
上海于1979年在全國率先步入老齡化社會,當時上海城市中,政府舉辦的養老機構包括4家市級福利院、4家區屬社會福利院以及42家農村敬老院。
上海城市“老”得太快,公共服務供給拼命追趕社會需求。21世紀初,上海“一床難求”的說法似乎成了一種社會焦慮。
如果只看養老床位的數據,官方統計顯示,2005年底,上海一共有5萬張養老床位;到2010年底,這個數字增加到10萬張;到2015年底,上海市養老床位總數達到12.6萬張。
然而上海“老齡化的列車”跑得更快。2000年,6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到上海戶籍人口的18.3%;而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上海市的戶籍人口有1449.98萬人,其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457.79萬人,占總人口的31.6%。
上海建設養老床位的腳步沒有停歇,根據規劃,到2020年上海市養老機構床位數要達到16萬張左右。
養老服務成本“水漲船高”
在這場老齡化與養老服務的追逐戰中,上海寸土寸金,地價、物價和人工成本“水漲船高”。
同樣是造一所養老機構,十年前的投入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語。徐匯區一名民營養老院院長2008年投資了一家擁有66個床位的養老院,房屋租金18萬元(人民幣,下同),租約簽了8年。等到2016年續租時,房東要價180萬。
另一方面,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的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卻沒有太大變化。2017年發布的“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上海地區)”報告顯示,當被問及愿意以每月多少費用入住養老機構時,77.7%的老年人希望低于3000元,只有2.7%的老人愿意支付每月5000元及以上的費用。
內地首提“居家養老”
2000年,上海在中國內地首次提出了“居家養老”服務的概念。什么叫居家養老服務?如果在20年前,可能沒有老人能回答得上,而在今天的上海,沒有幾個老人不知道居家養老。
上海2000年上半年起在6個中心城區的12個街道開展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試點,當年服務人數僅305人。
那時上海部分街鎮出現了一張紙質有價券票——居家養老服務券,手持這些服務券,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可以請助老員上門打掃衛生,可以去小區里的理發店享受免費理發服務,也可以在洗衣房里清洗大件衣物或是在社區老年食堂換取一餐飯。小小一張券解決了一些高齡、獨居老人在家庭和社區無人照料的難題。
截至2016年底,上海共有社區助老服務社213家,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人員近2.6萬名,為31.3萬名老人提供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其中,12.3萬老年人經評估得到政府提供的養老服務補貼,占服務總人數近40%,另有19萬老年人自費購買服務。(完)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上海 養老 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