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美國單邊行動將侵蝕國際貿易規則
美國總統特朗普14日簽署一份行政備忘錄,授權美國貿易代表審查所謂的“中國貿易行為”,包括中國在技術轉讓等知識產權領域的做法。從政策角度分析,在“通俄門”持續發酵、重大立法受阻、執政能力遭受質疑和國內支持率下跌之際,特朗普選擇在貿易政策上快速行動,兌現打擊不公平貿易做法的競選承諾,是企圖轉移國內視線、謀求政治得分、擺脫困難處境的政治選擇。
然而,全球貿易問題紛繁復雜,單邊貿易制裁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處理不當反而會遭到報復,引起破壞性的貿易戰,最終損害本國利益。迄今為止,盡管特朗普政府口頭上一直不斷做出威脅,但囿于各種制約因素,威脅并未付諸實施,更未在貿易上取得特朗普所期待的勝利。對華施壓結果也一定會適得其反。
為保護本國鋼鐵和鋁業生產,特朗普政府已于4月宣布對進口鋼鐵和鋁業產品是否損害美國國家安全進行調查。特朗普曾承諾在6月底前做出決定,設法通過進口配額和征稅限制鋼鐵進口,但由于遭遇國內政商兩界集體反對,以及來自美國主要貿易伙伴和軍事盟友的壓力,相關調查結果迄今仍未出爐。
14日簽署的這份行政備忘錄,并不意味著美國將立刻啟動相關具體調查,也不意味著一定會出臺針對中國的制裁措施。美國高級官員12日曾表示,美方如決定發起“301調查”,將首先與中方進行磋商。研究考慮而非直接發起調查,表明特朗普政府在對華貿易政策上的謹慎,抑或有談判籌碼的考慮。
不少貿易專家認為,世貿組織而非“301條款”才是解決知識產權糾紛的合適渠道。世貿組織涵蓋服務貿易、知識產權保護、投資保護等諸多規則,并擁有有效的爭端解決機制,令“301條款”這樣的單邊激進舉措變得沒有存在的必要。
如果特朗普政府要根據“301條款”對中國進行貿易制裁,美國專家預計制裁選項包括進一步收緊對華敏感軍民兩用產品出口管制,限制美國公司向中國合作伙伴提供技術許可的自由,限制中國企業對美出口或者在美開展業務。
有學者認為,特朗普政府希望通過施加經濟壓力、迫使中國在朝鮮和貿易問題上讓步的策略并不會奏效,因為這種策略建立在兩大錯誤假設之上。
其一,假定中國高度依賴美國出口市場維持經濟增長,因此美國擁有對華貿易籌碼。但現實是,中國對美出口占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不到5%,隨著中國經濟增長從依賴出口和投資轉向服務和消費驅動,美國市場對中國經濟增長的相對重要性進一步降低。
其二,假定中國希望保持中美關系穩定,因此美國可借機“威脅中國和漫天要價”。從中美經濟合作百日計劃和7月首輪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來看,中方在談判中堅守了長期底線,愿意承受適度的經貿摩擦,并不會單純為穩定中美關系而做出太大讓步。
此外,鑒于中國在全球供應鏈體系中的重要位置,以及中國市場對于跨國企業的重要性,任何對中國產品的關稅制裁措施也會損害部分美國企業的利益。中國也可對美國采取貿易報復,減少購買美國飛機、農產品和對美旅游等,最終將造成“雙輸”的局面。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所言,在中美利益相互交融日深,已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緊密格局下,打貿易戰沒有前途,沒有贏家,只會雙輸。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美國 中國 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