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話·數據話·數據
中國五百強企業名單出爐凸顯四大問題
近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連續第16次發布“中國企業500強”排行榜。2017中國企業500強中,國家電網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位列三甲。
此次發布中國500強企業名單體現五大主脈絡:一是入圍門檻大大提高,表明中國500強企業總體經營實力上升。2017中國企業500強的入圍門檻為營業收入283.11億元,達到歷史新高,較上年大幅提高了39.65億元。二是營業總收入大幅提高,表明實體經濟經營環境總體有所改善。2017中國企業500強的營業收入總額首次突破60萬億元,達到了64萬億元,相當于去年我國GDP總額的86%。三是壟斷行業依然是獨享產業紅利的大亨,其經營利潤令所有企業艷羨。
四是金融行業仍是社會利潤分配的主要享受者,表明銀行與實體企業在分享經濟發展成果的差距越拉越大。工行、建行、農行、中行、交行、國開行等六大銀行總利潤超過1萬億元,占500強總利潤超過36.6%。五是制造業利潤雖有所回升,但仍是當前企業最困難的領域。虧損額最大的十家企業包括鞍鋼、包鋼等,國有企業仍然是“脫困”的主要工作對象。顯然,盡管中國企業500強榜單顯示,證券業等金融行業利潤普遍下降,制造業人均利潤增長近三成,但依然難改制造業經營不利態勢。
而且,中國企業500強名單至少凸顯四方面問題:首先,將虧損企業也列入500強企業名單,似乎讓公眾難以信服。因此,在評級500強企業名單上應將盈利能力作為重要參考數據,不能僅看資產規模;如果只看資產規模,就會產生較大的社會誤導,對企業健康發展不利。如將鞍鋼集團、河南能源化工集團、山東鋼鐵集團等十家虧損額最大的企業也納入500強名單,未免讓人感覺有點滑稽。
其次,最賺錢的行業為壟斷行業,這表明中國打破壟斷經營產業格局并沒產生良好收效,民資進入壟斷行業仍有諸多行政性、體制性障礙。如電力、石油等產業領域壟斷明顯,形成產業壟斷利潤,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市場競爭機制,在價格上往往存在損害公眾利益的傾向;并形成少數壟斷企業巨額利潤,也加劇了壟斷企業的行業“自肥”傾向。
再次,銀行金融服務行業占據社會利潤過大、過多,明顯擠壓了實體經濟利潤。這種局面不改變,會加劇實體企業對創業的信心,也會對全社會產業脫實向虛起到不良誘導效應。這種局面,需中央政府在宏觀層面采取切實可靠的措施予以調控,比如控制銀行上浮貸款利率水平、進一步降低中間服務收費、抵制不合理的理財業務等;銀行監管機構應發揮作用,切實完善各種督促銀行機構信貸資金流向實體經濟的監管機制,加大對銀行信貸資金監管力度。對銀行各類業務收費及貸款利率進行及時監測,堅決制止一切違規經營行為,防止銀行資金流向虛擬泡沫產業領域。徹底糾正脫實向虛傾向,既促使銀行機構提高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能力,也從根本上減少實體經濟經營成本。
最后,制造業總體處于困難狀態,總體經營態勢仍顯疲憊。國家在推進供給側改革、淘汰僵尸企業及社會保障措施等方面仍需加大力度,盡快夯實經濟企穩回升的基礎。數據顯示,今年上榜500強的245家制造業企業共實現凈利潤5493.10億元,占500強凈利潤總額的19.42%,雖一改過去五年凈利潤占比連續下降態勢,但與壟斷行業及金融業相比,人均創利較低,且不少企業處于經營困難狀態,虧損較大,需盡快改變這種局面。如據《2017中國500強企業發展報告》顯示,證券業收入利潤率高達24.61%,商業銀行緊隨其后,達22.63%,均高于制造業相關行業。顯然,與制造業相比,證券業等金融行業的人均利潤也高出不少。報告顯示,商業銀行的人均利潤最高,達63.52萬元,證券業為58.75萬元。雖然制造業人均利潤增長不少,但僅為7.49萬元。(莫開偉)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企業 中國 利潤 名單 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