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解讀《中國健康事業的發展與人權進步》白皮書:把健康權寫在增進人民福祉的旗幟上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題:把健康權寫在增進人民福祉的旗幟上——解讀《中國健康事業的發展與人權進步》白皮書
新華社記者王賓、田曉航
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覆蓋率穩固在95%以上,居民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優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29日發布的《中國健康事業的發展與人權進步》白皮書展現了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健全全民醫療保障體系、參與全球健康治理等方面的“中國方案”。
這是我國第一部反映健康人權進展狀況的白皮書。專家指出,中國政府利當前、惠長遠的健康權保障政策體現出保基本、惠民生的堅定決心,反映出在全球健康治理中的責任擔當。
12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覆蓋全人群 維護公益性是“法寶”
“政府投入要重點用于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不斷完善制度、擴展服務、提高質量。”2016年新世紀第一次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我國將保基本作為“重頭戲”。
白皮書指出,2010年至2017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擴大到12類47項,已基本覆蓋居民生命全過程。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法定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網絡直報系統。一張張“成績單”舉世矚目: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從1981年的67.9歲提高到2016年的76.5歲,居民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優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用數字說話,將提高可獲取性和均等性作為公共衛生服務重點抓住了提高全人群健康水平的關鍵環節。”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劉遠立說,我國公共衛生工作成就以政府主導、社會動員、人人參與為特點,以健康模式深刻轉變為抓手,以突出公益性為“法寶”形成符合本國國情的健康權保障模式。
截至2016年底全國衛生人員總量達1117.3萬人 醫療供給側資源“量質雙升”
醫療質量安全是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生命線”。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國醫療衛生機構已超98萬家,全國衛生人員總量達1117.3萬人。在面對全國總診療量多年居世界首位的壓力時,中國如何做到既守住安全“底線”,又放大深化醫改的惠民效果?
白皮書指出,中國致力于提升醫療衛生資源的可及性和便利性,加快建立優質高效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制定1212個臨床路徑,基本覆蓋常見病和多發病;同時,建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綜合和專科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三位一體”的重大疾病防控機制,全面建立分級診療制度。
今年5月,國際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將我國列為全球醫療進步最快的5個國家之一。“從持續提高的醫療質量安全水平和更具層次性的服務供給來看,中國醫改堅持立足中國實際,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循序漸進推動改革實踐落地。”國家衛計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傅衛表示,深化醫改關鍵領域的突破性進展充分展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
全國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13億人 民生“兜底網”織密織牢
13億多人民奔小康的路上“一個都不能落下”。能否織密織牢“兜底”保障網是檢驗健康公平可及性的“試金石”。
2016年,大病保險覆蓋城鄉居民超過10億人;農村貧困人口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白皮書指出,中國形成以基本醫療保障為主體的多層次、寬領域、全民覆蓋的醫療保障體系,初步實現了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障。
(小標題)“墻內開花墻外也香” 中國健康治理模式被稱“發展中國家典范”
城鎮化加速、疾病譜變化……“地球村”各國在人類共同健康挑戰面前都無法獨善其身。被世界衛生組織稱為“發展中國家典范”的中國健康模式如何為世界健康帶去“福音”?
中國“全面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特別是健康領域可持續發展目標。”白皮書指出,中國參與醫療衛生國際規則體系建設。1963年以來,中國先后向69個發展中國家派遣了援外醫療隊,累計派出醫療隊員2.5萬人次,治療患者2.8億人次。中國積極引領國際應急救援行動,先后加入應對安哥拉、圭亞那的黃熱病、寨卡病毒等疫情。
“白皮書意在向世界宣告,中國不僅要將本國的事情辦好,同時也將更加積極地關注、參與、引領全球范圍內健康與人權的發展。”劉遠立表示。(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健康 白皮書 中國健康事業的發展與人權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