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聚焦點聚焦點

石敏俊:中國經濟綠色發展的理論內涵

2017年10月17日 16:34 | 作者:石敏俊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作者:石敏俊 單位: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綠色發展理念的歷史脈絡

綠色發展是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是人與自然的關系。綠色發展理念的歷史演變,也是圍繞人與自然的關系展開的。在原始社會,人們敬畏自然,崇拜自然力量。在農業社會,人們順應自然,基本上靠天吃飯。進入工業社會以后,人們開始利用科學技術征服自然,激化了人和自然的矛盾。恩格斯早在1886年就已指出,“我們不應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但是直到20世紀60年代,美國學者卡森在《寂靜的春天》中指出了農藥對生態的危害以后,才陸續有這方面的研究和報道,并逐漸引起了人們的注意。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的《21世紀議程》進一步深化了對可持續發展的認識。人們逐漸意識到,面對全球性的生態環境問題,需要開創一個新的文明形態來延續人類文明,這就是生態文明。生態文明是綠色文明,凝結了綠色發展的深刻內涵。與農業文明強調順應自然、工業文明熱衷于征服自然不同,生態文明更加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201603110306192745

對于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國傳統文化中就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學思想。道家認為,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莊子說: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董仲舒天人合一觀點認為,天代表物質環境,人代表調適物質資源的思想主體,合是矛盾間的形式轉化,一是矛盾相生相依的根本屬性。所謂天人合一,就是強調人與大自然要和平共處。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歸納起來,就是人類要遵循自然規律,與大自然和諧共處。

關于人與自然的關系,馬克思主義有自然生產力的論斷。馬克思曾指出:在人類社會發展的任何一個水平上,社會物質生產過程不僅包括人的生產活動,而且包括自然界本身的生產力。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認為,生產力是社會生產力與自然生產力相互作用的統一體,它不僅指社會生產力,還包括自然生產力。也就是說,自然生產力也是生產力。

遺憾的是,“自然生產力也是生產力”這一論斷長期以來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傳統主流經濟學只承認人的勞動產品的價值,不承認自然界即自然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生產生活資料等生態產品與服務的價值;只承認社會物質生產和社會生產力,不承認自然物質生產和自然生產力。因此,地球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的各種自然資源被視為無價和無限,人們認為自然環境的自我調節和自凈能力是無限的,大自然承載和接納人類生產生活廢棄物的能力和容量也是無限的。當今世界資源耗竭、環境污染、生態退化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乃至全球性生態環境危機的出現,與這種錯誤的認識不無關系。

在當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進一步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要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并形成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思想。2015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又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堅持綠色惠民,為人民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提到綠色發展理念,多次強調“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總書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闡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原則和目標,深化了綠色發展的理論內涵。

編輯:位林惠

01 02 03

關鍵詞:綠色 環境 發展 經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