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 推薦
中國互聯網這5年:全方位構建培養體系
從活力無限的網上購物到博大精深的大數據產業;從隨處可見的移動支付到“一掃即達”的共享出行……中國互聯網領域的跨越式發展,不僅為國內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也為世界增添亮色。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絡空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競爭。5年來,中國網絡科技為何創新迭起?中國互聯網經濟為何蹄疾步穩?國人生活水平為何大幅提升?追本溯源,其“源頭活水”就是互聯網人才事業的蓬勃發展。而中國推進網絡強國建設,也離不開一支人才大軍的支撐。
創客趕上好時候
“新事物格外需要用新態度去面對。”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說,作為創業者,她趕上了好時候。
作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共享單車借助數字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創造性地滿足了用戶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需求。短短幾年,用戶數就飆升過億,更加走出國門,成為“中國創造”新標簽。
新興經濟的蓬勃發展,與鼓勵互聯網人才創新創業的大環境密不可分。近5年來,中國政府重視創新工作。其中,互聯網成為推動國家創新事業的重中之重。全國各級政府著力推進簡政放權、減稅降費,不斷推進“放管服”改革與“互聯網+”“雙創”等融合發力,催生出大量創新主體,不斷拓展中國互聯網產業的發展空間。
借助政策東風,創業者也迎來追逐夢想的“黃金時代”。5年來,全國各地設立的“雙創”示范基地、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多數與互聯網“無縫對接”,集聚區位、資金、技術等要素,顯著降低創業成本,為互聯網創業者們全方位保駕護航。在政府合理引導下,互聯網業界也積極打造平臺式眾創空間,以市場為導向,提供入口、流量以及數據分析、云計算等服務,打造創新創業新生態。騰訊研究院和騰訊開放平臺發布的《2016創新創業白皮書》顯示,僅2014至2015年間,國內眾創空間數量已從50余家發展到2300余家,增長46倍。而騰訊開放平臺的注冊開發者數量也已累計近600萬,合作伙伴總估值突破3000億元。
根據《2017年互聯網創業群體調查報告》,當前的創業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80后”“90后”占據創業者的主流,30歲以內的創業者占比達78%。多數創業者認可當下的創業環境,認為“越來越好,比較有利”。
海歸迎來大機遇
6月12日,中關村創業大街迎來3周年紀念日。3年前,按照北京市打造“一城三街”,聚集高端創業要素的要求,原海淀圖書城進行創業服務業態升級,搖身一變,成為如今聞名遐邇的中關村創業大街。
中關村被稱為“中國的硅谷”,而創業大街作為新興互聯網創業企業的聚集地,被看作創新創業的“塔尖”。“塔尖”的形成,海歸人才功不可沒。創立3年來,中關村創業大街累計孵化1900家團隊,其中海歸和外籍團隊有222家。而截至2016年底,中關村聚集的海歸創業人才已超過4萬人,成為國內海歸人才創業數量最多的地區,吸引的中央“千人計劃”人才也達到1188人,占全國的1/5。
“越來越多的海外歸國人才在中關村創業,這里已經聚集了一批成功進行國際化的獨角獸企業和潛在獨角獸企業。”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所長王德祿說。
中關村的外籍人才規模也在不斷增長。從原索尼創意設計中心負責人尼可拉斯·努列,到前谷歌高管雨果·巴拉……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海外高層次互聯網人才來到中關村,開啟他們創業發展的新道路。
海外互聯網人才匯聚中關村,是近年來中國在互聯網領域“筑巢引鳳”,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的縮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為網信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國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十二五”發展規劃》《關于做好留學回國人員自主創業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等鼓勵政策密集推出,中國不斷完善移民、簽證等制度,形成有利于吸引人才的分配、激勵和保障機制,為引進海外人才提供有利條件。而互聯網則成為大量海外人才回流中國的首選,一項調查顯示,在海歸青睞的創業領域中,約60.0%的海歸選擇互聯網行業。
從海歸回國創業,到“老外”來中國創業,越來越多的海外人才帶著國際化基因來中國發展。種種跡象表明,中國對全球優秀互聯網人才的吸引力正與日俱增。在中國互聯網不斷走向世界的同時,世界的人才也在走向中國。
構建人才新體系
夯實互聯網人才基礎,全方位構建互聯網人才培養體系至關重要。
在國家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背景下,國務院明確提出要加快復合型人才培養,鼓勵高校根據“互聯網+”融合發展需求和學校實際辦學能力設置相關專業,加強“互聯網+”領域實驗教學,鼓勵校企、院企合作辦學。同時,全國各級政府也積極采用購買服務等方式,向社會提供互聯網知識技能培訓,支持相關研究機構和專家開展“互聯網+”基礎知識和應用培訓。加強制造業、農業等領域人才的互聯網技能培訓。
構建健康合理的互聯網人才培養體系,“補短板”也是必修課。如今,人才結構不平衡正成為制約中國互聯網發展的一大瓶頸。其中,網絡安全人才缺失最為嚴重。據東南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院長程光介紹,按照當前中國7億網民測算,中國網絡安全人才缺口大約有70萬—140萬人。
為彌補網絡安全人才缺口,保障中國互聯網健康發展,早在2015年上半年,中央網信辦就會同教育部開展了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基地試點示范,并將北京郵電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納入試點示范首批高校。今年8月,中央網信辦、教育部聯合印發文件,決定在2017年-2027年期間實施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范項目,通過探索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新思路、新體制、新機制等,從政策、投入等多方面采取措施,經過10年左右的努力,形成國內公認、國際上具有影響力和知名度的網絡安全學院。
人才乃富國之本、興邦大計。在互聯網領域,人才更是其長遠發展的根本支撐。過去5年來,正是由于不斷優化人才制度體系,建立靈活的人才激勵機制,中國互聯網才獲得了跨越式發展。未來,中國推進網絡強國建設,人才戰略必將繼續作為其有力支撐,更好發揮“源頭活水”的作用。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互聯網 中國 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