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教育扶貧“拔窮根”:創新幫扶模式 激活社會參與
人民網北京11月5日電 (記者李彤)“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擺在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位置,強調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擺脫貧困是標志性指標;深化教育改革推進教育公平,要補齊的短板在貧困地區。2012年12月份,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表示:“把貧困地區孩子培養出來,這才是根本的扶貧之策”、“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別是要注重山區貧困地區下一代的成長”。
近年來,圍繞“培養一個孩子,脫貧一個家庭”,激活社會力量參與教育扶貧拔窮根,各地做了哪些探索、積累的怎樣的經驗,能否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孩子下山、家長進城”:政府主導治貧先治愚
走過一道嶺,翻過一座山,學校還在山那邊。河北阜平是深山貧困縣,在14歲女孩薛茹記憶里,上小學時每天凌晨5點起床,跋山涉水走一小時才能到學校,黑屋子、土房子、泥孩子是對校舍和學生的真實寫照。
2016年10月份,阜平縣龍泉關學校竣工啟用,對薛茹而言是學習生活的一次轉折。寬敞明亮的教室、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塑膠操場、干凈整潔的宿舍、容納幾百人就餐的食堂……眼前這些變化,是前幾年連校服都穿不上,中午只能吃饅頭、咸菜、喝白水的薛茹想象不到的。“我現在喜歡書法課,大我四歲的姐姐來接我時,邊用手機給拍照邊贊道‘真不錯’。” 她說。
身邊的變化讓龍泉關學校教師崔海霞感觸良多,1999年畢業來山區從教的場景仍歷歷在目。“學校在山溝里,那間屋子既是辦公室又是宿舍,屋里只有一張平板木床,地面是土的,想掃地連掃帚也沒有。土豆白菜湯一吃一個月。”崔海霞說,截至2012年她的月收入是1800元,但更大的遺憾是由于客觀條件限制,無法為山區教育發揮更大的個人價值。
“現在情況不一樣了,新校舍硬件設施比市里學校都好,給鄉村教師發放生活補助費,職稱評聘向山區鄉鎮一線教師傾斜。” 她說,同有的地區有編制找不到、留不住教師相比,龍泉關學校不存在這種情況。
教師還是這些教師,學生還是這群學生,是怎樣的教育扶貧模式創新,給她們的學習生活帶來了改變?
阜平縣副縣長張風毅介紹說,全縣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67億元,而寄宿制學校項目規劃投資2.6億元,當年教育支出更達到4.1億元。自2013年以來,縣里統籌省以上資金5.8億元,通過壓減各部門公用經費用于教育400萬余元,盤活存量資金用于教育6360萬元,整合涉農資金用于教育4367萬元。
“縣里正在探討‘小手拉大手’孩子下山上學、家長進城務工、發展產業脫貧的路徑,全縣建設10余所寄宿制學校。”她說。
人逢喜事精神爽,這一年多來阜平縣顧家臺村貧困戶李瑞鳳每天勁頭十足。李瑞鳳說,以前凌晨就要起來給孩子做飯,上下學都要接送,把大人的時間拴住了,加上“窮家難舍”不想外出務工。現在孩子在學校寄宿,學費、住宿費、飯費等享受資助,每周末回家一次。自己的時間富余出來了,在鄰鄉工廠加工皮包每天收入50元。
財政資金的投入,對貧困縣域發展教育事業起到了重要作用。隨著教育支出逐年增加,“吃飯財政”的壓力也變大,如何激發社會力量參與教育扶貧,變得格外重要。
職業教育逐夢起航:社會參與培育技能人才
“考上大學穿皮鞋,考不上穿草鞋。” 2017年的夏天,讓18歲的馬世云終生難忘。本希望用知識改變命運,但父親突患重病讓他面臨了人生第一次重要選擇。
馬世云家是一個典型因病致貧的家庭,父親的治病費用已讓家里捉襟見肘。“我整整想了一個夏天,做了外出打工的準備。這時聽老師說有所對貧困生免費的學校,這對我而言是最好的選擇。”他說。
作為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的一名新生,這所對貧困生免費的大學,改變了馬世云的人生軌跡,讓他對學校和學成就業滿懷期待。
與入校新生對未來的憧憬相比,學院首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更像是一顆“定心丸”。據介紹,這所由國強公益基金會投資主辦的職業學校,2017年首屆畢業生就業率達99.66%,平均工資超過本科生。
“‘入學即入職,畢業即就業’是學校的辦學理念,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共育,實現‘教育扶貧,授人以漁’一人成才全家脫貧。”在職業學院黨委書記許從進看來,高職教育發展的核心是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滿足用人企業需求才能獲得高薪,阻斷代際貧困延伸,提升職業教育的社會地位。
許從進介紹說,針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招生范圍,學校在民政等部門數據的基礎上,通過高考成績對學生進行篩選。今年學院向廣東、廣西、江西、湖北四省的439名學生發出錄取通知書,之前已經培養了千余名貧困家庭學生。
對未來的就業前景,物業管理專業的彭仁奇經歷了最初的迷茫,但現在目標越發清晰。“與村里同齡人相比,我們沒有高不成、低不就的煩惱,對擇業方向認知明確,不存在學校所學和市場需求脫節的情況。”他說,在學校學到的不僅是技能,更是做人的道理。每名任課老師對口十幾名同學,一幫三年到底,其實更像是一生的師友。
“貧困家庭的孩子,有吃苦耐勞的優秀品格,但內心相對敏感,由于對外界接觸的機會少,擇業可選擇的空間小。一些孩子是抱著學以致用的心態選擇的專業,目前一定比例的畢業生依托碧桂園系統就業。但也有部分畢業生,選擇了文藝等就業方向,還有孩子選擇參加駐村扶貧工作隊。能為他們打開一扇窗戶,著實讓人欣慰。”他說。
三年的積累讓學院積累了經驗,但對教育扶貧的探索仍在繼續。許從進坦言,今年在一些省份的招生沒有招滿,存在家長對學校不信任的現象,宣傳介紹的工作還需要加強。此外,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篩選,需要借助有關部門的數據,在信息對接上效率有待提高。
“目前,學校在積極和教育部門對接,希望將貧困家庭學生的助學款成立獎學基金,調動學生學習的內生動力,避免無論成績好壞都享受資金幫扶的情況。”他說。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學校 教育 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