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周立存: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作者:國防大學聯合作戰學院 周立存
黨的十九大著眼國家安全環境新變化和強國強軍新要求,對“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作出了新的戰略籌劃和全面布局,科學回答了新時代建設什么樣的軍隊、怎樣建設軍隊等一系列帶根本性、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問題,為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提供了根本遵循。軍隊學習領會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最重要的是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主席和中央軍委的戰略部署和決策要求上來,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而奮斗。
深刻把握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總體要求
習主席著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貫徹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建設強大的現代化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和戰略支援部隊,打造堅強高效的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構建中國特色現代作戰體系”的總要求,既體現了強軍興軍的內在規律,又蘊含著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的強烈擔當,為新時代人民軍隊建設發展明確了方向。
高擎新時代偉大旗幟。我軍是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歷來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黨的十八大以來強軍興軍的偉大實踐,我們清醒地看到,之所以能夠解決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實現政治生態重塑、組織形態重塑、力量體系重塑、作風形象重塑,根本在于習近平強軍思想的正確引領,也彰顯了習近平強軍思想的巨大偉力。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必須牢固確立習近平強軍思想的指導地位,這樣就提起了“綱”、抓住了“魂”,我們的事業就能無往不勝。
認清新時代基本特征。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也進入新時代。這個新時代,明確了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和起點。當前,世界新軍事變革加速推進,對我軍發展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國家利益不斷拓展,對我軍力量支撐提出更高要求;軍隊由大向強發展,對改革的深度廣度提出更高要求;安全環境錯綜復雜,對我軍打贏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推進新時代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必須緊緊把握這一系列時代特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奮力建成與“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相適應的強大軍隊。
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習主席指出,人民軍隊要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這一使命任務,要求我軍始終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堅決維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決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堅決維護地區與世界和平。必須以堅忍不拔、鍥而不舍的精神,凝聚強大意志,匯聚磅礴力量,為黨在新時代領導中華民族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提供堅強力量支撐。
深刻把握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戰略安排
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了“確保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戰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戰略部署。這一部署,與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兩步走”戰略緊密相連、高度契合,用兩個十五年的時間分期,既為我們規劃了2020年之后未來30年軍隊的發展藍圖,又鮮明提出了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時間節點。
信息化建設是基石。實現軍隊現代化,加強信息化建設既是必由之路,又是發展基石。要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強化信息主導、信息制勝理念,將信息化滲透到軍事理論、組織形態、力量體系、人才建設、武器裝備、綜合保障等各方面各領域,做到認識和把握現代戰爭制勝機理要建立在信息化基礎上,設計籌劃和準備戰爭要建立在信息化基礎上,建設和運用軍事力量要建立在信息化基礎上,真正使思想觀念完全浸潤在信息化之中,使信息力在戰斗力生成發展中發揮主導作用,使信息化在現代化中發揮奠基作用。
“四個現代化”是關鍵。習主席提出要全面推進軍事理論現代化、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軍事人員現代化、武器裝備現代化,深刻揭示了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規律和實踐路徑。軍事理論現代化是先導,只有構建具有我軍特色、符合現代戰爭規律的先進作戰理論體系,才能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提供先進的理論支撐。組織形態現代化是保證,只有構建形成科學高效的體制機制和力量結構體系,才能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提供科學的體制支撐。軍事人員現代化是核心,只有擁有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隊伍特別是聯合作戰人才隊伍,才能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武器裝備現代化是重點,只有加快構建適應信息化戰爭和履行使命任務要求的武器裝備體系,才能為實現軍隊現代化提供強大的物質支撐。
戰略能力是根本。國家越是發展強大,安全環境越是復雜多變,越要加快提高軍隊戰略能力。提升戰略能力,一個是軟能力,主要指戰略指導、戰略運籌、戰略塑造、戰略布局能力;一個是硬實力,主要指戰略威懾、戰略打擊、戰略防御、戰略投送能力。要緊緊圍繞國家戰略需求,突出現實可用性、對抗博弈性和長遠預見性,使戰略能力發展始終與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需求同步,滿足實現強國目標需要。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十九大 軍隊 現代化 國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