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縱議 縱議
德國:分裂的政壇山雨欲來
當地時間11月19日晚,由總理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組成)與自民黨、綠黨舉行的新政府組閣談判失敗。在大選結束近兩個月后,德國政壇再次面臨未知數。
默克爾20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組建少數派政府不利于政局穩定,與其如此,不如重新舉行大選。默克爾稱,德國現在最需要穩定,組建少數派政府不利于政局穩定,尤其是在極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德國選擇黨在聯邦議院中有一定勢力的情況下。她還表示,一旦德國重新舉行大選,她愿意再次帶領聯盟黨參選。
聯盟黨、自民黨和綠黨長達一個月的馬拉松式的組閣談判一夜之間破裂的原因是什么?筆者認為,既存在議題之爭、崗位之爭,也有深層次的原因。
首先,談判分歧聚焦在難民家屬團聚和應對氣候變化兩個議題上。
上一屆德國政府決定,2018年3月之前暫停辦理難民家庭團聚手續。聯盟黨希望維持暫停決定,而綠黨要求新一屆政府允許來自戰亂地區的難民辦理親屬團聚。難民家屬團聚一旦放開,到底有多少人可以移居德國呢?對于這一問題,談判各方的預測不同。基社盟認為,將有75萬名難民移居德國,綠黨估測是5萬到7萬,而基民盟估測是30萬。數據差距如此之大,導致各方在難民家屬團聚議題上妥協難度非常大。
對于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綠黨要求德國2030年實現百分百可再生能源供電,立即關閉20家高污染的燃煤發電廠。而聯盟黨更希望通過技術研發與創新來解決溫室氣體排放問題,而不是簡單地關廠,因為這將導致行業職工面臨下崗問題,而且這些高污染企業只會轉移生產,無法對全球氣候保護作出真正的貢獻。然而,關注氣候變化是綠黨安身立命的政黨理念。如果無法貫徹這一理念,即使參政,對該黨未來發展也不利。而默克爾雖然一直把氣候變化掛在嘴邊,但實際上在其主政期間,德國氣候保護政策和措施并未及時跟上,碳排放一點都沒有降低。
其次,談判未能讓各方達成妥協,反而使各方矛盾激化。聯盟黨內部矛盾不斷激化。基民盟和基社盟數十年的“姐妹黨”感情逐漸淡化,結盟基礎早已松動。基社盟在大選中慘遭歷史最差成績之后,黨魁澤霍夫曾質疑“姐妹黨”之間的原則性共識,開始琢磨未來基社盟是否必須和基民盟組成聯盟黨參與議會的立法工作,這其實是要從根本上和基民盟劃清界限。
基社盟和綠黨之間的矛盾更是難以調和。基社盟作為一個偏右的保守主義政黨,甚至帶有民粹主義色彩,和偏左的以關注綠色和環保為主的綠黨本來就八字不合。兩黨在談判中觀點對立,雙方關系一度劍拔弩張,甚至帶有人身攻擊的性質。據德國《圖片報》報道,綠黨曾要求新一屆政府設立兩個副總理職位,分別由自民黨和綠黨人士擔任。基社盟秘書長朔伊爾批評綠黨這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此外,綠黨在談判期間給媒體放風稱,基社盟內部權力斗爭影響談判進程,基社盟對此感到憤怒,認為綠黨無中生有,破壞了最起碼的信任。
再者,自民黨最后關鍵時刻撂挑子,是野心膨脹,還是蓄謀已久?
自民黨黨魁林特納認為難民家屬團聚議題主導組閣談判,其他重要政治議題要么沒有得到充分討論,要么壓根就沒涉及,為日后執政埋下隱患。未來即使組閣成功,執政質量和效率也無法令人滿意。林特納曾一度被視為德國的馬克龍,但在談判過程中,自民黨態度飄忽不定,被指出爾反爾,筆者認為這是自民黨的談判策略,為的是增加談判籌碼。但在最后關鍵時刻談判失敗,很可能是自民黨希望掌管有關部委的要求沒有獲得其他政黨的支持。德國社交媒體上也有人分析,中斷談判是自民黨蓄謀已久的計劃。
默克爾很早就預料到這場談判的難度前所未有。因此,在正式談判開啟之前,她公開發文呼吁談判各方帶著良好的政治意愿,做好妥協的準備。但實際上,在談判過程中,各方都是呼吁其他黨派妥協,自己卻一點不肯讓步。從談判結果來看,默克爾的領導力、妥協力和協調力都未能真正奏效。
德國基本法規定,在組閣失敗的情況下,德國總統有權提名總理人選,有可能是默克爾,但也需要獲得議會過半支持。如果提名失敗,議會可在14天內自行推薦總理人選,同樣需要過半支持。理論上共計允許三次推選,如果屆時還不成功,德國總統有權解除議會,宣布重新大選。重新大選需在60天內進行。
那么,一旦重新舉行大選,結果又會怎樣?實際上,無論結果如何,德國政局已進入持續不確定、不穩定狀態。“黑黃綠聯盟”談判失敗,一方面反映了德國社會根深蒂固的排外思想。作為內陸國家,空間局限導致德國對外來人員普遍持害怕和懷疑態度。另一方面,徹底暴露了德國目前的政壇局面變化,即民粹主義逐漸盛行,壓倒國家政治責任意識。
德國政壇的暴風雨還是來臨了。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德國 談判 綠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