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悅·生活悅·生活
李家祥:人生之路 大道相通
徜徉商海
一次聊天,龍永圖對李家祥笑說:“你在世界上的經營知名度,可比民航局長高多了。”這話,不完全是對轉任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李家祥的溢美之詞。
2007年12月,李家祥離開國航時,國航實現贏利40億元。當時,全國民航總贏利20億元。
李家祥是如何帶領國航,從連年虧損一躍成為中國贏利能力最強的航空公司,海外關注度更高。根據2012年《哈佛商業評論》的“中國上市公司卓越50人”評選結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前董事長李家祥。
根據對國航的評估指標,“在超過4年的董事長任期里,股東的總回報是1022%,年度的復合增長超過129%,市值增長在過去評估的周期里,超過2370億元人民幣。”據《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主編何剛介紹,國航在2004年上市之后,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全球市值規模最大的航空公司。
第二年,2013年全球最佳CEO排行榜出爐:在全球100位長期表現最佳的企業領導人中,中國有三人上榜,排名最靠前的是中國國航前CEO李家祥,名列第17位。這一榜單是根據1995年以來獲得任命的首席執行官在任期間實現的股東回報及市值增幅來排名的。
“掙錢一聽很神秘,很不容易。摸到門道,其實也簡單。”李家祥出生在山東棗莊,但祖籍是山西榆次,那是個晉商輩出的地方。李家祥又說,企業盈利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說清楚的,這是一個系統工程。但從一些做法中,或可窺探到他經營思維的獨到。
集中優勢。為了將全國最盈利的28個航線方向集中在國航手里,李家祥費心組合,曾經拿一條航線去換別人的一個航班。“就跟下棋一樣,把局布好,才能把組合優勢發揮出來。”
構建運營樞紐,打通國內外航空市場。當時,某航空公司一條北京飛朝鮮的航線常年虧損,因一年虧損3000萬元而停飛了這條航線。李家祥聽聞,立即讓國航主動接收了這條航線。有人不明白。他自信地說,“他們飛是虧的,國航飛就不虧。”原因在于,朝鮮在國外有80多個大使館,而國航有國際網絡,利用國際網絡中轉對接優勢,這一個小時被納入到十幾個小時的國際飛行中,不僅打開了朝鮮的市場,還實現了贏利。果然,運營一年,贏利1億多元。
隨著全球化的加劇,世界已是一個大市場。徜徉商海的李家祥有一個中國“超級承運人”的夢想。競合,而不是競爭,很早就存于李家祥的頭腦中。
2002年,國務院批準《民航體制改革方案》,機遇來了!國航、中國航空總公司、中國西南航空公司宣告合并重組。最初,重組并不被看好。李家祥全力推進重組進程,盡快實現國內民航資源的優化整合。直到今天,很多人提到國航業績良好的成因,還并不清楚要歸功于這手先人一步的重組。
到2004年,國航經過良好經營,品牌價值進一步提升。已經到了轉換經營機制的好時機,這年,國航籌劃海外上市。中介機構分析認定,“國航賣不上大價錢。”上市計劃書遞到了李家祥手里,被他退了3次,原因就一個:“沒突出國航的賣點。”
對方急了:“你當過將軍但沒玩過股票,你懂上市嗎?”
李家祥正色道:“我沒賣過股票,但我賣過黃瓜。部隊帶兵與管理企業是相通的。黃瓜的賣點一是鮮,二是嫩,標志就是頭頂黃花、身長綠刺。那你知道國航的賣點在哪里嗎?”
對方一下子被問住了。李家祥又說:“好馬不能賣個驢價錢。”他3次組織有關人員修改方案,上調股價,突出國航“潛在價值”的主打賣點。一上市,國航H股就募集資金102億元,比原來預計的多出32億元。
賣黃瓜時,李家祥才十二三歲。家里種著自留地,吃不了的菜就拿去賣。作為家里的老大,母親派他去。也因此,李家祥最早的商業經驗是從集市叫賣蔬菜而來。誰能想到,當年在山東一個縣城集市上,一個臉盤圓圓、眼睛大大的乖巧孩子,日后竟把生意做到了國際市場上?!
勵志故事聽起來雖然提神,但核心往往在故事之外的思維機巧——在生活深處思考生活,運用生活常識進行形象思維,從中悟出帶有普遍性的道理,用以指導工作、學習和生活。李家祥說,這就是思維相通的力量。
更迭視野
從20歲到51歲,空軍軍人是李家祥最大的標簽。他承襲了母親90歲仍能穿針引線的優良基因,眼睛明亮,至今眼睛不花。從51歲到58歲,軍人標簽換成了商人,良好的視力也隨之搭乘上一個新維度,轉為廣闊的視野。
一直以來,外界認為民航是國家行政色彩濃厚、壟斷經營的行業。其實不然。在中國廣闊領空里,上百家中外航空公司競逐于此,中國民航市場與國際接軌,也是競爭最為激烈的國民經濟領域之一。這就要求領航人必須具備全球化視野。
2006年這一年,世界石油價格一路走高,但從8月下旬開始,價格逐漸下降。“10月31日石油價格從每桶最高點70多美元降至56美元。”今天再提到這個日期和價格,記性好的李家祥一下子脫口而出。
他在見到管金融的副總時說:“現在一桶石油56美元,是套期建倉的好時機。我判斷也就是個把星期,11月7日后,油價就要上漲。”果然,20多天后,世界石油價格攀升到每桶64美元多。
可對于這一個月來石油價格下降的原因,大家紛紛不明就里。李家祥在公司管理層大會上“揭秘”:“這和美國有關。11月7日是美國參議院、眾議院的中期選舉,此前各大財團為了使共和黨在參眾議院獲得更多支持,可能運用財力在油價上做了配合。”
當時,李家祥盯石油價格已經盯了半年多,反復進行因素排除,比對分析,才作出精準研判。國際化視野的逐漸養成,就在這樣樁樁件件中反復磨煉,點滴積累。
有了國際化的視野,還有國際化的交流。曾在李家祥身邊工作過的人記得,2002年當李家祥與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自主交談時,他們大吃一驚,還半開玩笑說:“李總,您別再學外語了,再學我們都失業了。”李家祥與歐元之父蒙代爾也相熟已久。但蒙代爾不知道,與自己用英語談笑風生的這個長相敦厚的中國人,起身草根,經歷豐富,不僅上過山,下過鄉,還挖過煤,扛過槍,甚至賣過黃瓜。“光經歷不讀書,沒有視野;光讀書沒有經歷,沒有經驗。”
李家祥對學習“動心”早,“感情”持久。入伍不久他就報名本科自考。一塊報考的人都說:“自考挺難的,不要報那么多吧。”李家祥想了想:“我試試,分不高,60分就能過關。”結果,他每季度都按著報考科目的上限來,一次4門,連續4次。5點,李家祥準時起床讀書。一年多后,16門全部過關,順利拿到大學本科文憑。為什么總立功?“哈,我那時是山西省表彰的自學成才標兵。”
改行管理后,李家祥的案頭、床頭和車內,總有看不完的經濟管理類圖書、報刊。書讀得多,知識儲量就會加大,各種知識又在不同經歷中融會貫通,慢慢形成自己獨特的思想和語言。
有意思的是,李家祥慣用的語言,常常是既融會中央精神,又順口溜式地好記好用———“單位好不好,關鍵在領導;領導行不行,關鍵前兩名”;“沒想到和想不到。沒想,反而到了;老想,卻總是不到”;“把市場摸得透透的,把路子理得清清的,把成本降得小小的,把收益搞得大大的”……
如今,他還為讀書獲得的共鳴感興奮不已:“讀歷史是在和古人打交道,讀哲學是在跟哲人打交道。你跟高人打交道,會累嗎?只能激發你奮力前行。”
探索和求知帶來的頭腦清醒,讓李家祥看起來更年輕、更富活力。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政協 國航 中國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