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人物·生活>悅·生活悅·生活

黃旭華:我的生命已和祖國的核潛艇事業融為一體

2017年12月15日 14:30 | 作者:王凌碩 | 來源:解放軍報
分享到: 

1122116976_15133152571811n

黃旭華在中船重工719研究所辦公室(11月23日攝)。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人物簡介

黃旭華,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船舶重工集團719研究所名譽所長。先后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全國道德模范稱號等,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

11月17日,習主席與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代表合影時,拉著全國道德模范黃旭華的手,邀請這位93歲老人坐在自己身邊。

從1957年到1986年,黃旭華與老家親人神秘“失聯”30年。他說:“我很愛我的母親、妻子和女兒”,“但我更愛核潛艇,更愛國家”。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造不出核潛艇,我死不瞑目!”

在黃旭華的辦公室里,兩個潛艇模型吸引了記者的目光——短一些“身材胖胖”的是我國第一代某型彈道導彈核潛艇,稍長一些“體形苗條”的則是我國第一代某型攻擊型核潛艇。

像撫摸著自己的孩子,黃旭華拿起這兩艘模型,喚醒了那段埋藏在內心深處的記憶……

對于大國而言,核潛艇是重要的國防利器之一。有一個通俗的說法:一塊高爾夫球大小的鈾塊燃料,可以讓潛艇巡航6萬海里;如果換成柴油作燃料,則需要近百節火車的體量。

上世紀中葉,中國人有過強烈的造國產核潛艇的夢想。那時候,我國尖端技術基礎薄弱,只能寄希望蘇聯的技術援助,然而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在訪華時傲慢地拒絕了,“核潛艇技術復雜,要求高、花錢多,你們沒有水平也沒有能力來研制。”

事后,毛主席作出指示:“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于是,我國研制核潛艇的“09”工程誕生了,黃旭華憑借出色的專業能力被秘密地召集至北京,迅速開始了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的論證設計工作。

上世紀50年代末的中國,沒有一個人真正了解核潛艇,沒有任何經驗可循。在中央組建的29人造船技術研究室,黃旭華和同事們只是籠統地認為,核潛艇大概就是常規動力潛艇中間加個反應堆。在后來的實踐中,黃旭華才漸漸明白造核潛艇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簡單。

從物質到知識,用一窮二白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但祖國的需要就是黃旭華最大的動力。“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造不出核潛艇,我死不瞑目!”黃旭華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依然激情澎湃。

當時,有關核潛艇的一切都是核心機密,黃旭華和他的年輕戰友們,很難從國外拿到一點關于核潛艇的現成技術資料。在沒有任何參考資料的條件下,黃旭華和同事們大海撈針般搜集有關核潛艇的碎片消息。有人從國外帶回兩個核潛艇的兒童玩具模型,令黃旭華意想不到的是,拆解這兩個玩具, 竟然發現和他們構思的核潛艇圖紙基本一樣!

說干就干,他們用算盤和計算尺去計算核潛艇上的大量數據。“比如,核潛艇的穩定性至關重要,太重容易下沉,太輕潛不下去,重心斜了容易側翻,必須精確計算。”黃旭華說。

為了保證計算準確性,研發人員分組進行計算,出現不同結果重新再算,直到得出一致的數據。

核潛艇上的設備、管線數以萬計,黃旭華要求個個過秤,幾年來每次稱重都是“斤斤計較”。最終,數千噸的核潛艇在下水后的試潛、定重測試值與設計值毫無二致。

1974年8月1日,我國第一艘核潛艇命名為“長征一號”,正式列入海軍戰斗序列。

從1965年“09”計劃正式立項,用了不到十年,我們造出了自己的核潛艇。至此,我國成為繼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之后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使中國具備了二次核反擊的能力,茫茫海疆成為阻隔外敵的海上長城!

“我的生命早已經和祖國的核潛艇事業融為一體”

雖然造出了核潛艇,但黃旭華的步伐沒有停歇。隨后幾年,他依然選擇了“深潛”。1988年4月29日,中國核潛艇首次進行深潛試驗。“艇上一個撲克牌大小的鋼板,潛下數百米后,承受水的壓力是一噸多,一百多米長的艇體,任何一個鋼板不合格、一條焊縫有問題、一個閥門封閉不嚴,都可能導致艇毀人亡。”黃旭華這樣形容深潛試驗的危險性。

核潛艇是否具備戰斗力,極限深潛試驗是關鍵。深潛試驗就是考驗核潛艇在極限情況下結構和通海系統的安全性,在核潛艇深水試驗中最具有風險性和挑戰性。“我對深潛很有信心,將與大家一起下水!”已過花甲之年的黃旭華選擇和潛艇官兵們一同下潛。寂靜的深海中,巨大的水壓壓迫艦體發出陣陣聲響,現場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1小時、2小時、3小時……隨著時間一點點推移,核潛艇到了水下極限深度,完成了4小時的深潛試驗。試驗成功了!這個世界上第一位親自參與核潛艇深潛試驗的總設計師即興揮毫:“花甲癡翁,志探龍宮,驚濤駭浪,樂在其中!”

直到今天,黃旭華與核潛艇的不解之緣還在延續。60年風雨兼程,核潛艇事業一直伴隨著他。

1988年,在完成中國第一代核潛艇深潛試驗和水下運載火箭發射試驗后,黃旭華把接力棒傳給了第二代核潛艇研制人員。此后的20多年里,他給年輕一代當“拉拉隊”,關鍵時刻給他們“撐腰”,還扮演“場外指導”。

工作成為黃旭華的一種習慣。現在,已過耄耋之年的黃旭華,每天上午8點半準時來到辦公室,整理幾堆1米多高的資料。對黃旭華來說,這是他一輩子的財富,他希望把這些珍貴的資料保存好,一代代傳下去。黃旭華常常說:“我割舍不下這項事業,我的生命早已經和祖國的核潛艇事業融為一體。”

作為核潛艇技術領域的帶頭人,黃旭華幾十年來碩果累累。他率領團隊開展了一系列重點型號研制工作,培養鍛煉了一大批優秀的科技人才,其中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1位、船舶設計大師2位、中國船舶重工集團首席技術專家2位、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1位、型號總設計師7位、型號副總設計師30余位。

“是我選擇了這‘不可告人’的人生”

“時時刻刻嚴守國家機密,不能泄露工作單位和任務;一輩子當無名英雄,隱姓埋名;進入這個領域就準備干一輩子,就算犯錯誤了,也只能留在單位里打掃衛生。”這是在參加核潛艇研制工作時,領導給黃旭華提出的要求。

黃旭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他堅定地說:“我能承受。在大學時我經受過地下組織嚴格的紀律性、組織性的鍛煉和考驗,相比之下,隱姓埋名算什么?”

回想童年往事,黃旭華依然歷歷在目。抗戰爆發后,沿海省份學校停辦。1938年大年初四,14歲的黃旭華在日軍的轟炸中開始了顛沛流離的求學。

不停躲避敵機轟炸的遭遇,讓曾夢想當醫生的黃旭華開始思考這個支離破碎的國家:“為什么日本軍隊那么瘋狂。為什么中國人不能生活在自己的家鄉,而是到處流浪。祖國那么大,為什么連一個安靜讀書的地方都找不到。”

“國家太弱就會任人欺凌、宰割,當時有句話叫‘科學救國’。我不學醫了,我要讀航空、讀造船,將來我要制造飛機捍衛我們的藍天,制造軍艦從海上抵御外國的侵略。”黃旭華立下了救國之志。

為了這條救國之路,他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當受領研制核潛艇的使命后,他只能選擇“神秘消失”。因工作保密,父母和8個兄弟姐妹都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父親去世,他沒能見上最后一面,對于母親,一別就是30年。

直到1987年, 黃旭華隱秘30年的生活,才漸漸顯露于世。上海《文匯月刊》刊登長篇報告文學《赫赫而無名的人生》,黃旭華把報刊寄給廣東老家的母親。母親看到文章后,才知道兒子這么多年的去向。

母親把文章看了一遍又一遍,流著淚對全家人說:“三哥(黃旭華)的事情,大家要理解、要諒解。”

對于親人,黃旭華總感覺虧欠的太多。多年后,也有人對他開玩笑地講:“你做核潛艇,真是一個‘不可告人’的人生!”

“試問大海碧波,何謂以身許國。青絲化作白發,依舊鐵馬冰河。磊落平生無限愛,盡付無言高歌。”這是2014年,作詞家閆肅為黃旭華寫的詞。對于這份神秘,黃旭華顯得很釋然,他說:“我很愛我的母親、妻子和女兒,我很愛她們。”他頓了頓,繼續說:“但我更愛核潛艇,更愛國家。我此生沒有虛度,無怨無悔。”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核潛艇 黃旭華 研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