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中國家長的“托付”糾結:孩子交給誰才放心?
近日發布的《2018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社會藍皮書指出,幼兒教師的數量尤其是質量是困擾學前教育發展的瓶頸,在實現“幼有所教”的同時也要更加注重保護和促進幼兒身心健康。
“幼師的門檻其實很高,并不是誰都可以做好,特別是現在的幼兒園大多都是無死角的監控,在這樣的壓力下,不成熟的幼師容易出現情緒化的表現。”幼教虐童事件讓華瑩感到五味雜陳,她不希望公眾對她的職業整體上存在誤解。
小學減負放學早,孩子誰來管?
——業界呼吁學校發揮積極作用
離開了學前教育,孩子的托管問題是否就不再是難題?其實不然。
近年來,伴隨著中小學減負工作推進,不少地區的小學放學時間都提前到了下午三點半左右,也因此帶來了所謂“三點半難題”——學校放學后、家長下班前的這段時間,孩子誰來管?
在湖北武漢一所重點小學任教多年的于慧告訴中新網記者,她觀察發現,她的班上有至少一半的孩子都是爺爺奶奶接送,每天放學時校門口還聚集了不少社會上的托管班在發放傳單。
而在北京,有媒體曾調查發現,一些小學生托管機構每月的費用超過1000元,加上用餐費,一個月的費用加起來就接近2000元,對于不少家長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即便這樣,因為需求多,托管機構的名額也非常搶手。
為此,教育部今年上半年印發的《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就明確,要充分發揮中小學校課后服務主渠道作用,廣大中小學校要結合實際積極作為,充分利用學校在管理、人員、場地、資源等方面的優勢,主動承擔起學生課后服務責任。
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顧明遠對媒體指出,解決“三點半難題”還是要讓學校發揮積極作用,多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但這就要求政策上有傾斜,著重給予老師補貼,提高老師的積極性。
中國家長該如何“寄托”下一代?
盡管上述受訪者吳娜明確告訴記者,自己確實對孩子未來的教育有過一些顧慮,但她認為,家長的焦慮情緒是永遠無法根除的,畢竟孩子就是一個家庭的“掌中寶”。
政策層面,官方一直在對這些社會關切做出回應。今年北京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發生后,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就公開表示,幼兒園發生的這樣一些事情,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人民群眾剛性入園需求與學前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存在的矛盾。
田學軍透露,“教育部正在就學前教育立法進行調研,已經啟動程序,為學前教育依法辦園、規范管理提供法治保障。”
此外,今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的修改決定開始實行,其中,“新建、擴建非營利性民辦學校,人民政府應當按照與公辦學校同等原則,以劃撥等方式給予用地優惠”等規定被認為是進一步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的關鍵。
“陪伴才是最好的托付”,在吳娜看來,無論是學前教育階段,還是小學的放學接送、托管問題,家長本身都理應付出更多時間,身體力行去陪伴孩子。(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中國家長 托付”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