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看點 看點
江蘇實施組團式醫療援疆
“院包科”,填補西部醫院空白
新一輪對口援疆開展后,江蘇省有關領導率團到克州,從醫療狀況、科學布局、人才梯隊、管理模式等多角度開展調研,一個極具創新的醫療援疆計劃出爐:“院包科”援疆思路。
根據克州的需求,江蘇省從8家省屬三甲醫院選拔出了20名醫療專家和管理人才,其中有教授、副教授,還有各醫院的領軍人物,對口負責克州人民醫院的9個科室,開展為期一年半的援疆服務。
江蘇省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丁強被委派為克州人民醫院院長,全面負責克州人民醫院的運營管理。他說,“院包科”后,讓所有援疆醫療人才均在相關科室擔任科室主任,全面負責科室管理,目的就是促進克州人民醫院專業科室持續發展。同時,這8家后方醫院還是受援科室的大本營和大基地,無論是技術還是藥品、器械,都會給予全方位的支持。
“組團式”援疆醫療團隊以“常見病多發病就地解決”為目標,集中力量打造符合受援地醫療服務需求和醫院實際的新科室、重點科室和特色科室,采用新技術新項目,不斷填補自治區和各地醫療技術的空白。
克州人民醫院心胸外科主任卡德爾江·木沙說,之前的克州人民醫院不能做心臟手術,2016年江蘇省援疆醫生來了后,組建了克州人民醫院心胸外科。“自2016年6月以來,江蘇援疆醫生在我院共做了8批次心臟病手術,沒有一例死亡,恢復得都很好。”
一所醫院帶動一個科室,一名人才引領一個科室,一個科室服務一方群眾。“在江蘇省‘組團式’援疆醫生的帶領下,我們醫院填補了多項技術空白。”克州人民醫院黨組書記艾斯卡爾·白西爾感慨地說,“沒有江蘇的無私幫助,哪有我們醫院的快速發展。”
據介紹,“院包科”援疆模式實施以來,醫院急危重癥患者搶救成功率、三四類手術實施率、住院病人轉診率呈“兩升一降”態勢,特別是轉診轉院量同比減少5.2%。
除了醫技的提高,管理也上了一個臺階。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克州人民醫院副院長劉濟生說:“克州人民醫院原來的體檢科設置不合理,原來群眾體檢要到六樓登記,二樓驗血,負一樓拍片子,四樓做B超,往往大半天都完不成體檢。”江蘇醫療援疆團隊來了之后,投資1300萬元,在原來體檢科的基礎上建了一個一站式健康中心。“開業第一天就為300名學生完成體檢,3個月為11400名群眾完成體檢并建成健康檔案,非常方便快捷。”劉濟生說。
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卡德爾江·木沙從醫18年,雖然是一名心臟外科大夫,他卻沒做過一臺心臟手術,而2017年以來,他的技術成長堪稱是里程碑式的,因為心胸外科目前已經實施的62例心臟手術當中,有4例是由他主刀。卡德爾江說:“心臟手術一出事就是大事,所以我在手術籌備階段就有很大壓力,江蘇來的專家葉文學主任一直鼓勵我,還給我當助手,全程指導我,讓我得以順利完成手術。”
從前一直懷疑這么高難度的手術能否做下來,4例手術后,卡德爾江的專業技術獲得了很大提高,自信心也驟增。目前,他正打算報考葉文學的研究生,立志要成為葉文學那樣技術精湛的心臟外科大夫。
“醫療‘組團式’援疆不僅要給當地患者看病,更重要的是培養當地醫療衛生人才。”丁強說,留下先進的技術與管理經驗,克州百姓才能持久享受高質量的醫療服務。眼下,克州人民醫院醫療水平和管理能力持續提檔升級,并成功登上創建“三甲醫院”的平臺。關永健說,“組團式”醫療援疆模式不僅“騎自行車帶人”,更重要的是“教會別人騎自行車”。江蘇援疆醫療團隊把人才培養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因地制宜建立形式多樣的“師帶徒”工作機制。
劉濟生說,為了不斷完善“傳幫帶”人才培養機制,除了采取“團隊帶團隊”、“專家帶骨干”、“師傅帶徒弟”、送到后方醫院深造等方式,各個科室還制定了《“組團式”援疆人才與克州人民醫院“一對二”師徒對接方案》,明確要求每個專家指導帶教1到3名醫師,目前,已有40余名醫務人員與援疆專家結成師徒對子,并簽訂目標責任,為了更好地推動技術本土化,江蘇省還加強了對醫院相關科室和援疆專家所帶徒弟的評價考核,做好援疆專家和承接團隊的無縫對接。
同時,當地還實行柔性引才。2017年,由美國國家醫學院國際院士勵建安教授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阮長耿教授領銜的院士工作站雙雙落戶克州人民醫院,重點打造康復醫學中心和血液科。這在克州尚屬首次,標志著培養克州醫療人才工作邁向更高層次。
“把‘輸血’真正變‘造血’留下技術,克州百姓才能持久地享受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克州黨委常委、組織部長龍明姬說:“‘組團式’醫療援疆模式不僅有效緩解了醫療戰線專業人才資源不足的狀況,更為克州醫療事業的持續發展奠定了人才基礎,為克州打造一支‘永遠不走的醫療團隊’。”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醫院 醫療 克州 援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