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到底是加息還是不加,全球貨幣政策怎么縮?
到底是加息還是不加,全球貨幣政策怎么縮?
美聯儲議息會議將于當地時間1月30日至31日舉行。這是美聯儲主席珍妮特·耶倫主持的最后一次貨幣決策會議。路透社說,外界普遍預期美聯儲在本次會議上不會宣布加息,3輪加息過程將于3月開啟;也有部分分析人士預測,今年美聯儲可能加息4次。
一些國內專家判斷,目前主要發達國家經濟體撤出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開啟貨幣正常化進程的步伐并不一致。美聯儲、歐洲央行、英國央行等央行的貨幣政策處在縮表、加息和退出量化寬松的不同狀態。
專家建議,應密切跟蹤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收縮動向并及時評估其影響,改進資本流動和外匯管理,并主動預防和積極應對資本市場、直接投資及外匯市場波動,完善金融監管,把握好金融雙向開放的時機和力度,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風險。
【美聯儲如何加息縮表?】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張永軍說,美聯儲自2014年底開啟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先是退出大規模資產購買計劃,隨后自2015年底開始逐步加息。縮減資產負債表于2017年10月正式啟動,縮表將采取停止到期資產再投資與主動出售中長期國債和抵押支持債券(MBS)相結合的方式。預計整個進程超過5年,即至2022年、2023年左右結束。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譚小芬說,根據美聯儲測算,收縮的理想規模在2.3萬億到3.5萬億美元左右。他介紹說,美聯儲的退出政策有幾種:第一階段放緩資產負債表擴張現在已結束,目前處于資產負債表自動縮減的第二個階段。如果到期資產較多,美聯儲還會調整資產負債表結構,調整工具包括提高超額準備金利率、擴大逆回購協議、發起定期存款憑證等。美聯儲還可直接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主動出售資產。
譚小芬分析,美國的國債和機構債期限目前都較長,國債集中在1-5年和5-10年,MBS基本集中在10年以上,“如果等自動收縮的話,肯定不太現實”。
國金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邊泉水認為,2018年全球貨幣政策已確定進入緊縮周期,不過緊縮的路徑較緩慢,且“慢”不代表沒有風險。他說,歷史上日本和歐洲央行兩次縮表都失敗了,即便美聯儲水平在全球央行里較高,“我們應承認這個活很難做”,未來“需密切跟蹤”。
【歐洲、日本為何不跟?】
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判斷,本次全球貨幣政策轉向出現一些新特征。不僅是美國經濟復蘇、美聯儲加息和美元升值未保持同步,歐元區、日本和英國央行的貨幣收縮政策也未同步。
張永軍說,近期歐洲央行收縮貨幣政策的方式是縮減資產購買規模,英國央行則是提高利率。發達經濟體主要央行里,只有日本按兵不動。根據日本央行副行長和行長近日表態判斷,短期內日本也不大可能采取實質性貨幣緊縮措施。
分析出現上述現象的原因,張永軍說,貨幣政策收縮需要跟市場和實際經濟運行狀況逐步調整、相互適應。宏觀調控四大目標里面,央行首要目標是價格水平穩定,美歐日幾大央行都設定了2%的目標通脹率,美國實際上已達到目標區間,再加上整體經濟和就業狀況較好,所以美國的貨幣政策調整力度較大。
歐盟長期平均通脹率是1.72%,現在通脹率是1.4%,離目標2%的通脹率還有差距。所以現在歐洲央行采取的力度弱于美聯儲,在維持利率不變的情況下,適當減少購買資產規模。日本不采取動作是因為,現在的通脹率和原來定的2%目標還有相當大差距。
張永軍說,歐洲近年來經濟好轉很大程度上來自歐元兌美元貶值帶動的貿易順差擴大。如果現在歐元加息,就很難保持競爭力。同理,日本經濟增長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日元大幅貶值。因此,目前歐洲和日本央行都保持謹慎,各主要經濟體在出臺貨幣政策時,正不斷試探、相互磨合。
宗良說,各國在整體緊縮背景下,保持較靈活空間,實際上為全球提供了重要的流動性,“相當于是對美元流動性的依賴比過去弱了”。此外,全球資本流向出現分化,不再像過去那樣,全部流向美國,也有部分資本流向歐元區和中國。這說明,“中國有良好營商環境非常重要,才能保證中國成為全球投資的重要熱點”。
【中國如何應對外溢效應?】
除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外,中國還應做哪些準備,應對貨幣收縮的外溢效應?
宗良建議,首先要保持中國經濟的高質量增長,這是重要基礎。第二,穩步推進金融市場的開放和資本項目可兌換。第三,如果遭遇美元貶值和資本流入加大的情況,要注意防止房地產和資本市場泡沫。在人民幣匯率升值的背景下,防泡沫;在人民幣貶值時,防流出。
第四,完善匯率形成機制,保持合理外匯儲備,管控好匯率風險,匯率機制保持均衡狀態下的穩定。他說,在美國準備發債的背景下,購買和出售美國國債會影響其價格,可成為談判砝碼。
第五,完善資金流動機制,形成有效風險管控體系。第六,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不斷提升人民幣國際地位。第七,加強國際金融合作,推動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為全球資金匯聚地。(海洋)(新華社專特稿)
編輯:曾珂
關鍵詞:全球貨幣政策怎么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