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夯實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基石
——多角度解讀《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
多方引才引智 壯大人才隊伍
創新驅動,實質是人才驅動。《意見》強調,要培養造就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和科技領軍人才。把握國際發展機遇,圍繞國家重大需求,創新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機制,更大力度推進實施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等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養計劃,多方引才引智,廣聚天下英才。在我國優勢科研領域設立一批科學家工作室,培養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國際眼光的戰略科學家群體。建立健全人才流動機制,鼓勵人才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之間合理流動。
同時,中青年和后備科技人才培養也要加強。建立國際通行的訪問學者制度,完善博士后制度,吸引國內外優秀青年博士在國內從事博士后研究。鼓勵科研院所與高校加強協同創新和人才聯合培養,加強基礎研究后備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支持具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科學家開展探索性、原創性研究。
在人才激勵政策上,《意見》提出穩定高水平實驗技術人才隊伍。建立健全符合實驗技術人才及其崗位特點的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提高實驗技術人才的地位和待遇,同時健全完善科技獎勵等激勵機制,提升科研人員榮譽感,建立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容錯機制,鼓勵科研人員大膽探索、挑戰未知。
在人才評價制度上,《意見》明確開展基礎研究差別化評價試點,針對不同高校、科研院所實行分類評價,制定相應標準和程序,完善以創新質量和學術貢獻為核心的評價機制。自由探索類基礎研究主要評價研究的原創性和學術貢獻,探索長周期評價和國際同行評價;目標導向類基礎研究主要評價解決重大科學問題的效能,加強過程評估,建立長效監管機制,提高創新效率。支持高校與科研院所自主布局基礎研究,擴大高校與科研院所學術自主權和個人科研選題選擇權。
基礎科學研究專家談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日祥:
基礎科學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泉。回顧地球科學的歷史,在20世紀40年代,科學家普遍認為,在海相的沉積物中才有石油和天然氣。然而,當時的中國科學家通過開展基礎研究,提出陸相沉積物中一樣可以有石油和天然氣,形成著名的陸相生油理論。由此,我國發現了大慶油田,對經濟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這正是基礎科學研究推動科技創新和國家發展的一個實例。
同時,某一學科的基礎研究也能帶動其他領域科學技術的發現。比如板塊理論的建立,使全球的資源和能源的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也是在這個理論的指導下,我們所開展的國家深部探測裝備研發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和進展,這些研究成果為國家走向地球深部提供了“國之利器”,這些正是基礎科學研究對科技創新的重要意義。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副院長蔣立新:
基礎科學研究是醫學發展領域的基石,對科技創新至關重要。在醫學領域,開展基礎科學研究是為了明確疾病的發病機制。發病機制研究得越透徹、越精準,在后續開發疾病干預手段的時候,治療靶點才能夠選得越精準,藥物的研發效率和技術水平也能越高。
我特別想強調,單純的基礎科學研究如果不是臨床問題導向,可能研究的問題又是相對孤立的。所以,我們臨床有什么問題,需要反過來再跟基礎科學研究的科研人員進行交流,請他們幫忙廓清這個問題的關節點。如此一來,臨床、應用研究和基礎研究兩類研究人員緊密融合,通過靈感和思路的相互碰撞,可以使科學研究的效率更高。所以,無論是基礎、臨床還是應用型科學研究,最重要的是問題導向、無縫對接,這樣才能提高研究效率,并使病人更多獲益。
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所研究員王秀杰:
有許多人曾問我,為什么要做基礎科學研究,基礎科學研究有什么用?中國有一句古話,叫“萬丈高樓平地起”。我覺得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之間的關系就像是地基和樓房的關系,我們平常雖然看不到、感受不到地基的存在,但它是建設高樓的必需基礎,這就是基礎科學研究的重要作用。
對基礎科學研究,我也常常聽到這樣的話——“基礎科學研究一般周期長、不確定因素多、出成果慢”。因此,我認為,對甘于寂寞、埋頭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科研人員,要高看一眼、厚愛一分。當前,我國出臺一系列政策全面助推基礎科學研究發展,作為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科研人員,我們深感喜悅。我相信,我國基礎科學研究這個地基打得越寬廣、越深厚、越扎實,中國創新型國家的大廈才會建得越堅實、越宏偉,希望更多的青年科技人員投身到基礎科學研究當中。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科學研究 創新 基礎科學 國家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