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新時代經世濟民的思想豐碑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堅持立足大局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規律
做好經濟工作,首先要對所處發展階段有正確判斷,對發展規律有準確把握。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深刻洞察經濟發展階段演進和經濟運行走勢,作出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習近平同志指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呈現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三大特點。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要適應和把握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趨勢性特征,徹底拋棄用舊的思維邏輯和方式方法再現高增長的想法,堅持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科學回答了我國經濟所處的發展階段和歷史方位,揭示了新階段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對于我們科學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頂住經濟下行壓力,確保經濟始終運行在合理區間,發揮了重大作用。在此基礎上,2017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大判斷,進一步深化了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明確了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基本要求。
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把我們黨關于發展的理論提升到新境界。五大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系的集合體。其中,創新解決的是發展動力問題,協調解決的是發展不平衡問題,綠色解決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問題,開放解決的是內外聯動問題,共享解決的是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從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到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集中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新認識。
新發展理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是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指引和根本遵循,是中國在全球發展舞臺上發出的中國聲音。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必將有力推動我國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將有力推動我國進一步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必將極大豐富世界發展思想寶庫中的中國元素。
堅持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經濟工作主線
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眾篇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重要方法論。進入新時代,原有發展模式下的舊問題和新階段產生的新問題相互交織,單純依靠需求側的“三駕馬車”已經難以有效解決發展動力問題,更難以解決發展質量問題,迫切需要從供給側發力,著力解決供求不匹配和重大結構性失衡問題。習近平同志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終目的是滿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給質量,根本途徑是深化改革;必須把改善供給側結構作為主攻方向,從生產端入手,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側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推動我國經濟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解決當前我國經濟諸多難題的良方,是我國形成優質高效多樣化供給體系的關鍵,是一個融結構優化和改革創新于一體的系統設計。可以說,從“三期疊加”到“新常態”再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個實踐探索、認識深化的過程,既解決了對經濟形勢“怎么看”的問題,又為“怎么干”指明了方向。近年來,我們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努力推進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著力振興實體經濟,深入實施質量戰略,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和影響力,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不斷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當前,應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我國經濟加快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進展。
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底線思維
底線思維能力,就是根據客觀實際設定最低目標,立足最低點,爭取最大期望值的能力。當前,我國正處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向高收入國家邁進的歷史階段,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以及軍事等各方面風險交織疊加,面臨的矛盾和問題尖銳復雜。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要善于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這樣才能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事實說明,只有對事物發展的最壞結果進行預判,凡事從壞處準備,才能守住底線,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底線思維,就要把防風險擺在突出位置,“圖之于未萌,慮之于未有”,力爭不出現重大風險,即使出現重大風險也能扛得住、過得去。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是黨的十九大確定的三大攻堅戰之一,是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要條件,也是對底線思維的創造性運用。防范化解經濟領域的重大風險,關鍵是預防和化解金融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經濟金融安全,認為維護金融安全是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一件帶有戰略性、根本性的大事,強調“金融穩,經濟穩”。抓住金融安全就抓住了經濟風險防范的“七寸”。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底線思維,把金融風險防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妥善應對“錢荒”和匯市股市異常波動等風險,及時處理金融大案要案,維護了國家經濟安全。新時代,只要我們按照習近平同志的要求,把握好回歸本源、優化結構、強化監管、市場導向等做好金融工作的重要原則,強化風險防范的頂層設計,處理好治標與治本、國際與國內的關系,就一定能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確保國家長治久安和人民安居樂業。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發展 經濟 新時代 習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