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讓孩子不再負重前行
說起給中小學生減負的文件,各地都出臺過不少,可無奈的現實是,不少地方“課業負擔年年減、學生作業日日多”。中小學生課外負擔沉重,減負措施落實不到位,不僅影響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還增加了家庭經濟負擔,這一頑疾遭家長和學生詬病已久。
從推遲到校時間到規定課外作業量不超1.5小時,不少地方近年都出臺了為學生減負的新舉措。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更明確提到“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教育部辦公廳等四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這些凸顯了政府治理減負問題的決心,讓家長和學生們充滿期待。
正如一些家長所說,為中小學生減負,對促進中小學生更加全面、快樂地成長善莫大焉,但負擔真要減下去,必須有更加全面、綜合、系統的制度安排,尤需重視農村家庭的現實情況和農村中小學生的教育需要,不能以犧牲教育公平為代價。教育部等部委聯合印發的相關文件,為中小學生減負明確了重點,也說明減負需要有系統化措施,在具體執行層面,基層需力戒為求立竿見影而憑感覺、拍腦袋。
公眾對部分地區教育部門減少學生在校時長、壓縮課業負擔等單一化減負措施并不看好,這種顧慮的背后折射出他們的擔憂:對城市孩子而言,這種單一減負措施減出來的時間,很可能會被收費不菲的課外輔導班占據;在農村,留守老人監護下的孩子則可能在這種減負中逐漸與城市孩子在學業上拉開差距。
想要避免單一化減負的副作用,需要家、校、社會協調有序、合力推進。例如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通過學校與社區合作義務開展“四點半課堂”的形式,引導中小學生放學后在社區做作業或培養其他業余愛好,把孩子的時間從看電視、玩手機中“解放”出來,有效緩解家長后顧之憂。
當地教育部門還把參加“四點半課堂”等義務輔導作為教師評先選優、職稱晉升的加分因素。“四點半課堂”開展以來,家長放心、社區安心、教師用心,三方積極性在良性互動中得以充分調動。
確保減負舉措取得實效,嚴肅問責是必要的。為確保工作得實效,各地可以嘗試將減負效果納入對相關部門的考核、評優之中,通過獎優懲劣,進一步激發相關部門的工作積極性。從具體舉措來看,不妨兩方面入手:
其一,從整治課外培訓機構開始,相關部門通過對披上“隱身衣”、藏匿于民宅的小型課外培訓班、培優班等進行有效治理,確保“減負令”的落實執行不打折扣。
其二,從規范民辦學校入手。有家長反映,他的孩子在一所民辦外國語實驗初中讀書,老師專門建了微信群要求家長把作業拍照上傳,語數外等幾門課下來,孩子從6點多回家,吃半個小時飯后,一直寫作業到午夜12點,早晨6點多還要起床上學,學生長期睡眠不足,影響身心健康。
有家長擔心孩子健康,向學校反映“課負不合理”,但學校回答:我們民辦學校的生存法則是只管升學率。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我們堅信,通過各地各有關部門的主動作為,因地制宜出臺系列措施,多管齊下、多措并舉,中小學生“負重前行”的難題一定能得到有效緩解。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減負 孩子 中小學生 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