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奧地利總統對華“歷史性訪問”釋放什么信號
央視網消息:4月8日,《新聞聯播》頭條播報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歡迎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對我國進行國事訪問的相關消息,一條六分多鐘的新聞看似平常,實則包含了大量重磅信息。
范德貝倫用“歷史性訪問”來定義此次對華訪問有著深刻含義。作為歐盟輪值主席國的奧地利用史無前例的豪華團隊開展對華訪問,并積極參與在中國海南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作為東道主的中國則對奧地利的來訪表示了熱烈歡迎。在習近平與范德貝倫的會談中,兩國元首共同見證了“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簽署。
當前,世界經濟形勢波譎云詭,貿易保護主義在一些國家和地區沉渣泛起。此時,作為歐盟輪值主席國奧地利的國家首腦高調來訪與中國的盛情接待釋放了什么信號?
奧地利是中國在歐洲的重要合作伙伴
此次奧方訪華團隊陣容豪華,除總統,還包括總理、4位內閣部長等政府高官,以及大約170名企業家和數十名科學和文化領域人士。
中國和奧地利關系友好,雙方不存在沖突和歷史遺留問題。奧地利奉行不結盟和中立政策,致力于發展本國經濟。
范德貝倫曾表示,中國與奧地利在科學、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食品、金融服務和旅游等領域存在許多合作機會。尤其是在冬季體育旅游領域,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為奧中之間提供了特別的合作機會。
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雙邊貿易總額為72.6億美元。中國自奧進口額為50.2億美元,出口額為22.4億美元,奧地利處于貿易順差地位。
奧地利企業在高科技、環保技術、水、基礎設施、可持續性等很多領域都有自己獨特的專長,而這些主題都與中國有很大關系。從2016年中國從奧地利進口產品類型看,奧對中國出口有較多拳頭產品或高科技產品,其中核反應堆、電氣設備及其零件、車輛及其零部件、精密儀器和設備、藥品占進口總額前五位。
當下,正值中國政府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引進國外高新技術產業,能有效支撐我國實現“中國制造2025”計劃。
正如習近平在與范德貝倫會談中指出:中奧經濟互補性強、利益契合點多,合作領域廣泛,空間和潛力很大。中方贊賞奧方對中國投資展現的開放態度,中方將繼續擴大市場開放,歡迎更多奧地利企業來華投資。
中方支持歐洲一體化立場不會改變
中國與歐洲的友好往來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彼時張騫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走出了一條途經甘肅、新疆,再到中亞、西亞,并連接地中海各國的古“絲綢之路”。
拂去歷史塵埃,今年是中歐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15周年。習近平在與范德貝倫的會談中指出,歐盟保持團結、穩定、開放、繁榮符合中方利益,中方支持歐洲一體化的一貫立場不會改變,希望奧方為增進中歐戰略互信、促進中歐全方位合作,發揮積極建設性作用。
就在一周前,2018年第一千列中歐班列從阿拉山口開過。從2011年全年開行17列、年運送貨物總值不足6億美元,到今天累計開行突破7600列、年運送貨物總值達160億美元,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成果,中歐班列的七年成績斐然。
“中國堅定支持歐洲一體化建設,始終將歐洲發展視為多極化進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和歐洲都是當今世界重要力量,雙方利益深度交融。”習近平曾在多個場合表示中國將繼續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中國愿意同歐洲繼續打造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伙伴關系。愿意同歐洲繼續踐行多邊主義,推動世界多極化進程,共同提振世界經濟、完善全球治理,促進經濟全球化的健康發展。
中國方案凝聚世界共識
“世界那么大,問題那么多,國際社會期待聽到中國聲音、看到中國方案,中國不能缺席。”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中的作用也已經舉足輕重。
陪同奧地利總統范德貝倫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的庫爾茨表示,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與奧地利在運輸、能源、電信、智能城市和可再生能源、農村發展、金融服務和電子商務等領域的合作非常具有吸引力。此外,“一帶一路”為中國和奧地利在第三方市場開展合作提供了機會。庫爾茨表示,希望在這次訪問中,雙方能夠討論更多令奧中兩國受益的具體項目。
從“一帶一路”倡議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雁西湖畔到杭州古城。日益走進世界舞臺中央的中國,始終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不斷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回望2016年9月4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在中國杭州舉行。當時,“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也助力著在杭州峰會上各方最終達成了29項成果文件,就推動世界經濟增長形成了“杭州共識”。
2013年9月,習近平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五年來,已有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合作協議,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投資達到了500多億美元,“中國方案”在國際上越來越深入人心。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古今中外,無數個歷史事實告訴我們,閉關自守只會讓自身發展泥足深陷。當今世界,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一日千里,只有以開放的姿態,充分利用國際經濟資源和科技成果來補充自己,才能趕上當代世界的科技和經濟發展潮流。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中國 奧地利 歐洲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