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楊木森:發揮人民政協在對臺工作中的優勢
搭建兩岸協商平臺,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協商民主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內部各方面圍繞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問題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在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開展廣泛協商,努力形成共識的重要民主形式。協商民主從協商渠道上看,有中國共產黨、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政協、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基層組織、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各類智庫等的協商渠道;從協商內容上看,有政治協商、立法協商、行政協商、民主協商、社會協商、基層協商等多種協商內容,從協商方式上看,有提案、會議、座談、論證、聽證、公示、評估、咨詢、網絡等多種協商方式。
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大業,涉及兩岸同胞切身利益,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人民新時代面臨的三大歷史任務之一。協商民主的精神,源自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兼容并蓄、和而不同、求同存異的優秀政治文化。兩岸同為中華民族,有著共同的文化傳承。從上述兩點看,協商民主同樣適用于處理兩岸事務。
事實上,兩岸之間已經建立了三大協商平臺,即以國共論壇為代表的政黨協商平臺,以海協會、海基會兩會商談為代表的團體協商平臺,以海峽論壇為代表的基層協商平臺。兩岸之間通過10次國共論壇、11次兩會商談、9屆海峽論壇,擴大了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合作,建立了兩岸初步的政治互信,協商民主實踐在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14年2月份和6月份,臺灣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與大陸國臺辦張志軍主任的互訪會見,拉開了兩岸行政協商的序幕。2016年5月,民進黨當局上臺,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縱容“臺獨”分裂勢力推行“漸進臺獨”,兩岸官方交流全面中斷,兩會協商平臺受阻,其他協商平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布了紀念“五一”勞動節口號,號召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熱烈響應“五一口號”,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為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歷史性貢獻。今年是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70周年,為協商建國而生的人民政協,應該繼承“五一口號”精神,在新時代為祖國和平統一作出新的貢獻。立足當下,人民政協具有代表性強、聯系面廣、包容性大的優勢,有著“協商民主”的獨特優勢。人民政協對臺工作中,建立了地方政協委員聯誼會與臺灣海峽兩岸民意交流基金會的機制化交流的平臺,可以發展成為兩岸團體協商平臺。人民政協聚焦臺灣“青年一代”和“基層一線”,與臺灣不少青年團體、基層組織建立了經常性聯系,可以搭建兩岸青年和基層協商平臺。歷屆政協委員中有許多從事對臺工作的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具有豐富的對臺工作理論素養和實踐經驗,為人民政協建立兩岸智庫協商平臺創造了條件。
展望未來,人民政協擁有進行兩岸和平統一政治協商的無限潛力。兩岸政治協商是和平統一的題中應有之義。人民政協的協商平臺具有亦官亦民的性質,既可以進行官方的正式協商,也可以進行民主協商、民間協商、智庫協商,可以囊括兩岸各政黨團體、社會組織和各界人士,是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最佳政治協商平臺之一。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協商 民主 兩岸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