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黨派聲音黨派聲音

三位民主黨派成員獲魯迅文學獎

2018年08月17日 10:51 | 來源:團結網
分享到: 

三位民主黨派成員喜獲魯迅文學獎

7個獎項、34件作品、3位民主黨派成員,日前揭曉的第七屆魯迅文學獎再次帶給廣大民主黨派成員一樁驚喜——民盟盟員馬金蓮的《1987年的漿水和酸菜》和民進會員馮驥才的《俗世奇人》獲得短篇小說獎,民進會員李修文的《山河袈裟》獲得散文雜文獎!

啥也別說了,大家先和團結君一起向獲獎作家們表示祝賀!!!

魯迅文學獎以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旗手魯迅先生命名,設立于1996年,是中國四大文學獎之一。

三位民主黨派成員的作品從1373篇(部)符合參評條件的作品中脫穎而出,摘得獲得魯迅文學獎桂冠實屬不易。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三位作家和他們的作品吧~

馬金蓮和《1987年的漿水和酸菜》

  


馬金蓮,1982年生,寧夏西吉人,民盟盟員,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寧夏作家協會副主席,首屆“茅盾文學新人獎”獲得者,先后創作大量中短篇小說。中篇小說《長河》獲2013年度中篇小說評選第一名,被譽為當代《呼蘭河傳》。出版有中短篇小說作品集《父親的雪》《碎媳婦》。長篇小說《馬蘭花開》獲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2018年8月,憑借短篇小說《1987年的漿水和酸菜》獲得第七屆魯迅文學獎。

  


豆瓣評分:8.3

《1987年的漿水和酸菜》收錄于馬金蓮的同名短篇小說集《1987年的漿水和酸菜》。作家從長年生活的西北鄉村汲取創作靈感,用質樸、細膩的筆觸,再現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普通回民家庭的生活往事,深入刻畫了回族女性與兒童的形象,展現彼時家庭、家族間的親情、生存的艱辛和寬厚忍耐的民族性格,顯示出作家深厚的人文關懷和深刻的鄉村記憶。

評論家稱其延續了蕭紅的文脈,用深情的筆調懷念那個已經遠去的歲月,用細膩、質樸的筆觸書寫生活中那些讓人動心的細碎鱗片,并將之慢慢地咀嚼,在紛擾繁復的表象之下,探索人內心深處的溫情與良善。鮮活富有個性的語言通過細節讓時光流轉,反映了一個民族的生活側面和那個時代中國社會平民的生活狀態。

獲獎者說

得知獲獎確切消息后,內心交織著喜悅和酸楚。文學帶給我的豐足和幸福,實在是大過了付出的汗水和艱辛,所以一直舍不得丟下。生活考驗最嚴峻的那些年,我咬著牙扛過來了。如今也還是艱難,工作、家庭、孩子,一系列的瑣事搶占了大部分時間和精力,能分配給文學的時間還是太少,但還是堅持著。

埋頭讀書,靜心思考,安心寫作。我作為一個生活在偏遠地區的“80后”作者,在文學的道路上一路走來,得到了很多人的呵護,他們像呵護一株草木幼苗一樣呵護我。拿什么回報這樣的恩與情?唯有繼續寫,用心寫,傾注生命的精華去寫,用作品呼應關注自己的目光。以后的日子我會沿著這條路繼續走,像西海固的草木一樣,把根扎在泥土里,向著陽光和天空的方向,努力向上生長。

篇目試讀

羞臉鬼,羞臉鬼,端個瓦盆要漿水。

這是我們編的順口溜兒。

快做晚飯的時候,二奶奶來了,她個子小腿短,走路慢悠悠的,微微撇著腳,她的鞋永遠是不會穿起來的,不管是爛鞋還是剛上腳的新鞋,她一律將后跟踏倒,像拖鞋一樣耷拉著,奇怪的是她這個樣子走路,竟然沒有一點聲息,像一只貓兒在輕輕走過。我也曾將自己的鞋子故意踩倒試過,一邁步鞋子在腳后跟上拍打著,呱嗒呱嗒作響。有一回她脫了鞋坐在我們家炕上和我媽說話,我乘機穿了她的鞋走路,還是呱嗒呱嗒響,像一個饒舌的婦女跟在腳后聒噪。可見二奶奶她這穿鞋走路已經練出了境界,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她還會在褲腳上掛一根亂線頭,要么是幾點碎草屑兒,這一路輕飄飄拖拉拉來了,身后跟著最小的女兒玲子,像一個小尾巴長長拖著。

二奶奶來了還會有什么事兒呢,肯定是來借東西了。我們的目光習慣性地去看她腋下,看見一個瓦盆夾在那里。這就對了,又要漿水來了。

我們的漿水臥在一口大缸里。

秋天蘿卜挖回來后,將葉子全部切下來,撿好的串起來曬干菜,為以后臥漿水埋下伏筆。

總是奶奶在做這些事情。

一個頭戴白帽的老奶奶,坐在一大片綠葉叢中,用一個冰草繩子串菜葉。這種繩子必須用冰草擰,最好是連根帶葉拔起來的那種冰草,韌勁大,才能承載一大串菜葉的重量。

馮驥才和《俗世奇人》

  


馮驥才,男,1942年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慈溪,當代著名作家、文學家、藝術家,民間文藝家,畫家,曾任民進中央副主席。早年在天津從事繪畫工作,后專職文學創作和民間文化研究,并大力推動了很多民間文化保護宣傳工作。創作了大量優秀散文、小說和繪畫作品,并有多篇文章入選中小學、大學課本,如散文《珍珠鳥》。馮驥才是“傷痕文學運動”代表作家之一,一九八五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說”對文壇產生深遠影響。代表作有《俗世奇人》《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蓮》《一百個人的十年》等。作品版本甚多,有英、法、德、俄、意、日、西等十余種文字譯本。

  

豆瓣評分:8.5

《俗世奇人》是著名作家馮驥才創作的同名小說集。全書由19個短篇小說連綴構成,各篇文字極精短,半文半白,帶有"三言兩拍"筆意,作品的風格也接近古典傳奇色彩,取話本文學旨趣。書中所講之事,又多以清末民初天津衛市井生活為背景,每篇專講一個傳奇人物生平事跡,素材均收集于長期流傳津門的民間傳說,人物之奇特聞所未聞,故事之精妙嘆為觀止。

文章用天津話以及古典小說的白描入筆,極具有故事性和傳奇性,并由日本畫家作了精美的插圖。舊天津衛本是水陸碼頭,近百余年來,舉凡中華大災大難,無不首當其沖,因而生出各種怪異人物,既在顯耀上層,更在市井民間。這些人物空前絕后,然而都是俗世里的俗人;這些事情匪夷所思,卻都是真人真事——在馮老獨具的眼里、幽默的筆下,這些俗世奇人個個顯的生動有趣,活靈活現。

獲獎者說

文學獎其實是屬于年輕人的,我這個年紀獲獎,一方面對我是一種鼓勵和安慰,讓我覺得“這老頭還行,還能接著寫”,另一方面感覺跟讀者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

我第一次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時,是跟艾克拜爾·米吉提、賈大山和陳世旭一起,我們都才30多歲,很年輕,都感到很興奮,覺得自己上了一個很高的新臺階,能獲得更多人的注意,特別有成就感。

近20多年來,我把自己生命的蛋糕幾乎全都給了文化遺產保護,只零星地寫了兩三篇短篇小說,感覺跟讀者遠離了。直到2014年以后,隨著年紀增大,下田野的時間少了,在書齋里的時間多了,才重新把小說拾起來。《俗世奇人》正是我返回文學后的第一本小說集,它讓我找回了讀者,又有了與讀者心靈交流的感覺。而這是我現在最美好的文學感覺。

篇目試讀

刷子李是河北大街一家營造廠的師傅。專干粉刷一行,別的不干。他要是給您刷好一間屋子,屋里任嘛甭放,單坐著,就賽升天一般美。最讓人叫絕的是,他刷漿時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絕沒有一個白點。別不信!他還給自己立下一個規矩,只要身上有白點,白刷不要錢。倘若沒這本事,他不早餓成干兒了?

但這是傳說。人信也不會全信。行外的沒見過的不信,行內的生氣愣說不信。

一年的一天,刷子李收個徒弟叫曹小三。當徒弟的開頭都是端茶,點煙,跟在屁股后邊提東西。曹小三當然早就聽說過師傅那手絕活,一直半信半疑,這回非要親眼瞧瞧。

那天,頭一次跟師傅出去干活,到英租界鎮南道給李善人新造的洋房刷漿。到了那兒,刷子李跟管事的人一談,才知道師傅派頭十足。照他的規矩一天只刷一間屋子。這洋樓大小九間屋,得刷九天。干活前,他把隨身帶的一個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開,果然一身黑衣黑褲,一雙黑布鞋。穿上這身黑,就賽跟地上一桶白漿較上了勁。

一間屋子,一個屋頂四面墻,先刷屋頂后刷墻。頂子尤其難刷,蘸了稀溜溜粉漿的板刷往上一舉,誰能一滴不掉?一掉準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舉刷子,就賽沒有蘸漿。但刷子劃過屋頂,立時勻勻實實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說這蘸漿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說這調漿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來?只見師傅的手臂悠然擺來,悠然擺去,好賽伴著鼓點,和著琴音,每一擺刷,那長長的帶漿的毛刷便在墻面“啪”地清脆一響,極是好聽。啪啪聲里,一道道漿,銜接得天衣無縫,刷過去的墻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開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關心的還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沒有白點。

李修文和《山河袈裟》

  


李修文,上世紀七十年代生人,以小說成名,曾著有《滴淚痣》《捆綁上天堂》等多部小說。湖北省作協主席、湖北省文聯副主席,武漢市作家協會主席,民進湖北省委會委員、民進湖北省委會文化藝術委員會副主任。

在持續多年的小說寫作之后,李修文還為獻禮紅軍長征八十周年,擔任大型電視連續劇《十送紅軍》的編劇。2017年12月,李修文獲得第二屆“中華文學基金會茅盾文學新人獎”。2018年8月11日,李修文憑《山河袈裟》榮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散文雜文獎。

  


豆瓣評分:7.8

這是李修文的首部散文集。作家收錄在此書里的文字,大都手寫于十年來奔忙的途中:山林與小鎮,寺院與片場,小旅館與長途火車,以上種種,是為他的山河。他用盡筆墨記錄了世間普通人的情感和尊嚴,他們是:門衛和小販,修傘的和補鍋的,快遞員和清潔工,房產經紀和銷售代表……也有一些篇章,是關于旅游和詩歌,關于戲曲和白日夢。通過寫下他們,作家徹底坐實了自己的命運:唯有寫作,既是困頓里的正信,也是游方時的袈裟。

書中收錄有《羞于說話之時》《槍挑紫金冠》《每次醒來,你都不在》《阿哥們是孽障的人》《長安陌上無窮樹》《青見甘見》《在人間趕路》《鬼故事》等33篇作品,都源自李修文對“人民與美”這兩座神祇的膜拜。

獲獎者說

人民,我一邊寫作,一邊在尋找和贊美這個久違的詞。就是這個詞,讓我重新做人,長出了新的筋骨和關節。我也有一些篇章,關于旅行和詩歌,關于戲曲和白日夢……當我的寫作陷入遲疑與停滯,真實的謀生成為近在眼前的遭遇,感謝它們,正是因為它們,我沒有成為一個更糟糕的人,它們提醒著我:人生絕不應該向此時此地舉手投降。

有人說,《山河袈裟》是一組心靈史碎片,是經歷肉身煎熬靈魂拷問、行遍萬水千山得來的第一手經驗,入骨切膚,又柔情萬端,是為坦白之書。但在我自己看來,《山河袈裟》是我的口供、筆錄和悔過書。我通過《山河袈裟》找到了寫作的意義,找到了認識自己和世界的途徑。寫作《山河袈裟》的過程,就像是經歷了一場新生的洗禮,脫胎換骨。

篇目試讀

大概在十幾年前,一個大雪天,我坐火車,從東京去北海道,黃昏里,越是接近札幌,雪就下得越大,就好像,我們的火車在駛向一個獨立的國家,這國家不在大地上,不在我們容身的星球上,它僅僅只存在于雪中;稍后,月亮升起來了,照在雪地里,發出幽藍之光,給這無邊無際的白又增添了無邊無際的藍,當此之時,如果我們不是在駛向一個傳說中的太虛國度,那么,連我自己都不相信。

有一對年老的夫婦,就坐在我的對面,跟我一樣,也深深被窗外所見震驚了,老婦人的臉緊緊貼著窗玻璃朝外看,看著看著,眼睛里便涌出了淚來,良久之后,她對自己的丈夫,甚至也在對我說:“這景色真是讓人害羞,覺得自己是多余的,多余得連話都不好意思說出來了。”

我一直記著這句話,記了十幾年,但是,卻也愛恨交織。它提醒我,當造化、奇境和難以想象的機緣在眼前展開之時,不要喧嚷,不要占據,要做的,是安靜地注視,是沉默;不要在沉默中爆發,而要在沉默中繼續沉默。多年下來,我的記憶里著實儲存了不少羞于說話之時:圣彼得堡的芭蕾舞,呼倫貝爾的玫瑰花,又或玉門關外的海市蜃樓,它們都讓我感受到言語的無用,隨之而來的,是深深的羞愧。

害羞是什么?有人說,那其實是被加重了的謹慎和緘默。可是,人為什么要害羞呢?其中緣由,至今莫衷一是,美國人杰羅姆·卡格恩找了滿世界的人做實驗,最終還是無法確定害羞的真正緣由,或者說他已經找到了答案:任何存在都可以導致害羞。害羞竟然無解,難怪它席卷、裹脅了如此多的人群,“甚至害羞還沒有來,我的身體就有了激烈的反應,心臟狂跳,胃里就像藏著一只蝴蝶般緊張不安”,杰羅姆·卡格恩的患者如是說。

延伸閱讀

魯迅文學獎

  


魯迅文學獎,是以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旗手魯迅先生命名的文學獎項。魯迅文學獎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之一,與老舍文學獎、茅盾文學獎、曹禺戲劇文學獎并稱中國四大文學獎。創立于1986年。

魯迅文學獎旨在獎勵優秀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評論的創作,獎勵中外文學作品的翻譯,推動中國文學事業的繁榮發展。

魯迅文學獎首次評獎從1997年開始,評選1995-1996年的作品。各單項獎每兩年評選一次,每4年評選一次魯迅文學獎大獎。將選出該評獎年度里某一文學體裁中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的作品。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文學 魯迅 作品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