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綜述:細數國際宇航大會上的中國航天新品
新華社德國不來梅10月4日電綜述:細數國際宇航大會上的中國航天新品
新華社記者張毅榮 任珂
正在德國不來梅舉行的國際宇航大會是世界航天界的最大盛會。多家中國航天企業和機構攜新技術和新產品參展,廣受關注。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本次展示了“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模型、各類航天器模型、航天零部件和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的應用。
其中,他們的全球低軌衛星移動通信與空間互聯網系統能實現全球無縫覆蓋。這套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目前擁有54顆衛星,后續計劃擴容超過300顆,能為地面固定和各類移動終端用戶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甚至為深海大洋、南北兩極等地提供寬、窄帶結合的通信保障。
同時參展的還有“火星探測器”模型。“火星探測器”由“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組成,目標是在一次任務中實現火星環繞探測和巡視探測。環繞器攜帶巡視器飛往火星并在接近時制動,進入環火星軌道后開展環繞探測,擇機釋放巡視器;而巡視器在火星表面軟著陸后分離釋放火星車開展巡視探測。同時,軌道上的環繞器可以為火星車提供中繼通信鏈路。
利用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制的汽車環境風洞也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亮出的新產品。風洞能模擬各種自然環境,對汽車整車進行不同速度、溫度、濕度條件下的測試,以提高汽車的安全與性能,縮短汽車的研發周期。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則重點展示了其用于商業航天發射的快舟系列固體運載火箭和“五云一車”工程,即飛云、快云、行云、虹云、騰云及飛行列車六大商業航天工程。
據介紹,快舟系列火箭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高入軌精度等優勢,在展會上受到發射市場的高度青睞。“五云一車”工程則在空中局域網、浮空機動平臺、低軌窄帶衛星通信系統、天基寬帶互聯網、新一代空天飛行器和高速飛行列車等領域各有側重,展示了企業在商業航天領域的發展布局。
西北工業大學微小衛星技術及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展示了自主研發的“翱翔系列”立方星和部組件產品。
據介紹,立方星是一種采用國際通用標準的低成本微小衛星,由模塊化的單元組成,1個單元即1U的尺寸為長寬高各10厘米,在此基礎上可以擴展。目前,實驗室已研制形成了2U、3U、6U、12U等系列化的立方星及組件產品,未來將應用在伴飛巡視、對地遙感、數據中繼等領域。
實驗室副主任于曉洲介紹說,該校發起成立的“一帶一路”航天創新聯盟已經匯集了“一帶一路”沿線約50所高校、學術組織和科研機構。展會期間,來自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等世界多地的高校也對加入這一聯盟表現出濃厚興趣。
民營航天企業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研制中的“朱雀”系列火箭模型。據介紹,他們重點打造的“朱雀二號”運載火箭長48.8米,起飛推力可達268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4噸,將使用自主研發、燃燒液氧甲烷清潔燃料的“天鵲”發動機。發動機將在今年年底完成系統性測試,“朱雀二號”計劃在2020年發射升空。
這家企業的首席執行官張昌武說,公司有信心在未來持續助力中國航天事業發展。
在本次展會上,從事航天科學教育與應用推廣的北京愛太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借助混合現實技術,搭建了一個“虛擬太空實驗室”,模擬中國天宮空間實驗室內部環境與實驗裝置。參觀者戴上特殊眼鏡便能模擬操作多項空間實驗;企業推出的“立方星虛擬操作系統”則通過虛擬現實技術模擬立方星的組裝,幫助大學本科航天專業學生直觀了解其結構、載荷及功能。
愛太空公司創始人白瑞雪說,航天應用市場廣闊但航天業內外仍存在信息鴻溝,公司希望推廣大眾應用、傳播航天技術、普及航天知識,讓航天技術成果提升傳統行業效率。
自1950年以來,國際宇航大會每年舉辦一次。今年的第69屆大會1日在德國不來梅開幕,為期5天,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6300多名宇航員、航天機構和企業界代表、專家學者與青年學生參與。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航天 中國 國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