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一個“淘寶村”的沉寂 雙11備貨量較往年降了三分之一
“雙11”備貨量較往年降了三分之一
11月9日下午,丁師傅騎著電動三輪車,將自己剛剛熨好的一車牛仔褲拉到一家服裝加工廠交貨。“我們這行累得很,熨燙一條褲子只賺五毛錢。”丁師傅說,自己做服裝熨燙加工已經10年了。當時,就是因為土地村做服裝的多,自己才開始接貨的。
作為服裝加工中的一個環節,這幾天,他的熨燙坊內,貨物并沒有因為“雙11”的到來而增多。“11月以來,熨了大約幾千條褲子,最近還算旺季,再等一段時間就是淡季了。”丁師傅覺得,今年的生意不如往年。“從老板們出貨量看起來,就是下降了一些。”
在丁師傅看來,這幾年,土地村的服裝廠數量“沒有變多,只有變少”,“現在生意難做,加上去年查環保,好多大廠都搬走了,現在留下的,大多是一些小廠。”他說。
土地村興隆街上,一棟自建房正門進去,師傅正在人造棉上畫出衣服的版式。“這是‘雙11’的貨,現在已經開始打版了。”師傅說,“雙11”的訂單一般當天才能獲知數量,但據他所知,今年的生意不太可觀。
他所在的服裝代加工廠已開了四五年,銷路既有電商也有線下市場。對于今年“雙11”的生意,工廠劉老板并沒有多大期待。“我們今年準備的貨比以往少了三分之一。”談及原因,他說,“我覺得可能和競爭越來越大有關。”現在的電商平臺都流行預售模式,或許這也是銷量下降的一個原因。
當天下午,記者走訪了近10家商戶,只有一戶明確表示開了淘寶店,其余只做線下生意,“生意不好做”卻是大家統一的回答。隨后,記者來到土地村村委會,工作人員提供的一組數據,印證了記者的探訪。
該工作人員介紹,土地村現有服裝加工廠及作坊近400家,較鼎盛時期減少了近一半。作為服裝生意的主力軍,幾年來,這里的外來人口也減少了1萬多人。“這里的服裝作坊大多是‘三合一’(吃、住、工作)場所,不符合村子里的總體規劃,有的不想整改,就走了。”
無意被冠上大的名頭,然而關注度并沒有帶來銷量。許多人退出了電商領域,專心做起了線下。“這里靠近好幾個批發市場,人家還是愿意做線下,靠量走噻!”
商戶減少,做電商的更少。這個“雙11”,沒了淘寶店的“淘寶村”變得冷清。
封面新聞記者曹菲戴竺芯
|專家觀點|
電商發展需要新動力
西華大學區域社會經濟研究所于代松教授認為,淘寶村的沉寂,或許與當年偶然遇到的消費熱潮、村內自身配套發展不匹配以及電商發展或缺新動力三點相關。
“淘寶村當年的熱鬧也許是偶然的某種消費熱潮所致。”于代松說,由于缺乏產業和產品支撐,并無發展經濟的根基,“沉寂”也就成為其必然的發展趨勢。“完全依靠很偶然的某一種社會熱潮,在整個熱潮退去后,這個村的經濟也會退去。”
于代松認為,淘寶村相關配套戰略、設施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或是淘寶村“沉寂”的第二點原因。淘寶村在發展過程中聚集了相當規模的人口,當生產服務人群聚集后,如果村內的相關文化、教育、人才交流、基礎設施建設等環境和戰略無法有效匹配時,對于經濟的發展也沒有幫助。久而久之,人們便會離開。
從2006年起,電子商務在我國強勢發展,成為了中國消費,尤其是商業消費的主陣地。“隨著市場大規模的重構,電子商務的吸引力可能也在下降。”于代松說,淘寶村的“沉寂”,也許從側面展示了電商的發展可能也需要一些新的發展動力。
封面新聞記者曹菲戴竺芯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土地 服裝 淘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