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秀風采秀風采
范樹奎:騏驥一躍倏忽廿載
“如果沒有改革開放,考不了大學,我現在可能在家務農;如果沒有改革深入推進,毅然下海,我可能還在做公務員;如果沒有評估行業的蓬勃發展,與評估結緣,我還真不知道從事什么行業了。”范樹奎深情地回味著個人成長的每個節點,每一個,都能在時代發展中找到大背景。
◆范樹奎簡介: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共中央統戰部黨外知識分子“建言獻策”小組經濟組成員。現任中聯資產評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資產評估協會副會長、懲戒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資產評估協會資深會員、常務理事、申訴與維權委員會主任委員。曾任中國證監會第四屆、第五屆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委員會委員、召集人。
立命
為綠水青山估值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北宋李之儀以一首《卜算子》留名詞壇,也將華夏兒女對愛情的美好想象,投射到一江碧水。
回顧人類文明史,逐水而居的不同部落、族群因水而產生的糾葛、怨恨,遠沒有詞人那么浪漫。
如今,我國為解決水資源分配不均衡問題,也采取了很多措施。2016年6月,我國正式成立水權交易所,通過公開交易和協議轉讓形式,實現水資源使用權有序流轉。如今,我國水權交易正從個別省區試點邁向全面推行階段。
不過,迄今為止,水權交易所促成的交易不足百單。其中,水權定價機制不完善,是交易不活躍的一個重要原因。
2018年5月25日至31日,全國政協委員、中聯資產評估集團董事長范樹奎隨全國政協無黨派人士界委員考察團赴安徽,就“推進鄉村綠色發展情況”進行考察。
期間,當地政府官員提出的問題,就與水權交易有關。他們希望政協委員能呼吁一下,下游地區提高對新安江流域水權的補償。
新安江,發源于安徽黃山市境內的休寧縣,后流入浙江淳安縣,東經桐廬、富陽,形成富春江;再往東,到了蕭山區的聞家堰,就是錢塘江了。
如今,新安江兩岸的居民受惠于它的厚賜,物豐人和;游人們欣喜于錢塘江大潮的壯觀,安然享受自然的饋贈。
它的背后,卻有很多煩惱。范樹奎深知完善市場定價機制的癥結在哪里。“核心是建立水流域補償價值評估機制。有了它,供需雙方才有談判交易基礎。”
作為北京資產評估協會副會長,今年,范樹奎在協會確定年度科研課題時,提出做水流域補償機制專項研究。第一次過會時被拿掉了。他再次與協會溝通,終于通過、立項。
他之所以如此執著,因為“這個問題極其重要”。“表面上看,這是水域保護、治理、使用的保障機制問題,實質是資源如何轉化為資產的問題。”
范樹奎曾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這是一句具有哲理的判斷。從青山到金山,是資源到資產的飛躍——自然資源順利轉化為資產,實現市場驚險一躍。邁過這個大門,市場機制才能真正發揮作用;站在門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根本無法發揮,“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也缺少必要依托。
自然是有價值的。保護自然,就是增值自然價值和自然資本的過程,就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理應得到合理的報酬和經濟補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黨的十九大提出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就是要探索生態產品價值的實現方式,探索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具體路徑。
打通這個路徑,實現這個轉換,范樹奎從事的資產評估行業,正是關鍵基礎。
他的工作,其中有一部分與此有交集。比如礦業權、林權評估,使礦產、森林資源從確權、辦證、定價到最后產品交易或股份轉移,實現了青山變金山的宗旨。范樹奎經手的案例就有上百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其實,資產評估行業出現在公眾視野,最多的是房產估價。
每個二手房消費者都有這樣的經歷:他們即使認真翻看,那份由復雜假設、標準、前提、數據等抽象詞匯組成的文件,也會讓人感覺頭大。最終的印象,也多停留在“價格好像比市場價要低一些”之類的直觀感受。
這只是這個行業價值的一小部分。
資產評估從事的是典型B2B(對公司、單位)業務。它的價值,小到商品定價、金融衍生品交易、公司股權流轉,大到一個經濟體系的運行安全、有序,或者一個國家的戰略落地質量,都與之息息相關。
比如,三大攻堅戰。
藍天保衛戰中,碳交易、生態補償離不開它;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離不開它的風險評估與監控;精準脫貧中,貧困戶認定、脫貧標準制定、貧困縣摘帽評價,還是需要資產評估的技術體系。
印記
40年30年20年
電視劇《大宅門》里有一段商業交易經典片段:少年白景琦與伙計去藥材市場進貨。買賣雙方把手握在一起,外用長袖掩蓋,暗中叫價還價。周邊商戶看到白家少掌柜來采購,圍攏過來,想打聽出價,結果一無所獲。
商業史上,這種方法叫一掌金或袖里吞金。
如今,除了特殊的交易場所,如賭石、古董交易市場偶爾有這種講價方式外,絕大多數市場交易已難覓其蹤影。
究其原因,有一個不可忽視的背景是,自然經濟過渡到商品經濟后,產品大型化、專業化、標準化程度提高,市場對商品公允價值的需求愈發強烈,資產評估行業應運而生。
40年前,我國改革開放大幕正式開啟,無論是企業、市場還是政府監管部門,逐漸開始對資產評估有了需求。
30年前的1988年9月,財政部成立了國有資產專門管理機構即國有資產管理局,行使國有資產所有者代表權、監督管理權、國家投資和收益權以及資產處置權。“要實現這些職能,首先要摸清家底。”范樹奎介紹說,第二年,國有資產管理局資產評估中心就正式成立了。
那一年,范樹奎剛從省級重點中學考上大學,學習建筑與環境專業。期間,所學多為工程類科目,對評估沒有一點概念。
1992年,他大學畢業后,順理成章拿著學校的派遣證,到建委當起了公務員。
巧合的是,上班后的第二年,范樹奎正式與評估行業結緣。
1994年,財政部主導了我國改革開放后第一次全國規模的清產核資。當時,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全國企業清產核資,第二種是全國金融保險企業清產核資,第三種是行政事業單位財產清查登記。
其中,國有企業涵蓋了工、交、商、貿、農、林、水、文教、衛生等類型。
為完成上級交辦的資產清查任務,范樹奎被單位派去學習一個月的清產核資,其中涉及不少資產評估業務。回來后,他陸續參與了一些局屬企業合資、破產、合作等資產評估專項工作。
20年前,即1998年,范樹奎決定停薪留職,下海了!
此前,他仔細思考過一個核心問題,改革會不會繼續深入、開放的大門會不會關上。“建委的工作畢竟是鐵飯碗,公務員的社會地位還是很高的。出去闖,首先要生存,其次能不能持久?國家改革政策會不會走回頭路?都是需要考慮的。”范樹奎說。
最終,他還是決定辭去公職。范樹奎有一個樸素的理念:“如果每個人的日子都在變好,這樣的改革應該不會往回走了。”
結果,不僅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好,他也順應這股改革歷史大潮,歷時20年,從一名基層公務員,成長為中國資產評估行業標桿企業的董事長,成為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一位新時代優秀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
成長
反復淬煉終成鋼
百煉成鋼。
那些表面看起來的一帆風順,背后都是無數的汗水與堅忍。
1998年,資產評估行業進入脫鉤改制變革期,市場化機制激發了從業人員的創業激情,對人才的需求也變得比較強烈。
也是從那一年開始,評估企業作為獨立市場主體的地位漸顯。
那一年,經濟領域的重頭戲是國有企業改革,中國石化、中國鋁業、中國電信、中銀香港等中字頭巨型國有企業開始改制,資產評估行業因此獲得了快速發展的機遇,也為范樹奎提供了機會。
此前,他曾考取了注冊造價工程師資質,為轉行預備了敲門磚。
1998年3月,范樹奎正式離開政府機關,加入國有大正資產評估公司。
回憶起那段時光,范樹奎記憶猶新。“那時做評估,工具就是筆和老工程師、財務人員用的復寫紙,一式三份。后來才有了臺式電腦。”范樹奎說,那時的工作環境只能叫有限的電子化,遠遠稱不上信息化。“網絡更是緊缺資源!”
入職后,他從專項、也就是自己熟悉的房屋建筑物評估開始。此后,慢慢擴展到其他領域。他也從評估師、項目經理,最后成長為項目總負責人。這個五年,他打下了深厚的業務基礎。
2002年,他正式入職中聯資產評估有限公司。這一次,他依然從基層項目經理做起。同年,他開始攻讀首都經貿大學會計學專業在職研究生課程。10年后,他繼續在清華大學經管學院EMBA深造,取得高級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這15年,是我國資產評估行業快速發展的15年,是中聯資產評估有限公司逐漸成長為專業化、集團化、國際化領頭機構的15年,也是范樹奎從一名評估專業人士逐漸成長為復合型管理者的15年。
他面臨的機遇,不僅在中聯資產評估集團。
隨著我國行政管理體制的專業化、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入,專業價值得到不斷認可,職業共同體的理念也逐漸深入人心。就如我們經常在香港律政劇中看到的那樣,律師經常會被委任為檢控官或者法官。范樹奎也有機會以專業人士身份,參與行政管理,從而極大地擴展了視野、提升了責任感與使命感。
2005年,他被國資委產權局借調近一年,主要協助負責國有資產評估報告審核備案。在國資委歷經了從春到冬的季節變換,范樹奎的思維、格局也從公司層面上升到國有資產證券化、資源配置市場化層面。
這也讓他非常感激中聯資產評估集團創始人王子林博士。因為那一年,范樹奎到公司才3年,正要出業績的時候,卻要拿出一年時間為國有資產管理服務。這種思維格局,深深地影響了范樹奎。
另一個機遇是他從2012年至2016年,連續擔任第四、五屆證監會并購重組委員會委員、召集人。期間,他參與、召集審核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項目共計121項。
那4年,證監會重組審核簡化流程、推動產業重組并購,促進上市公司產業升級加速,成為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的一個亮點。
奮進
為改革建言為發展助力
經濟改革,最終都要在企業身上有所體現。
20年來,范樹奎參與了許許多多國有企業改制、上市公司重組、中概股回歸和企業國際化重大項目。
他的業務名單上,有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
國有企業。范樹奎在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中信集團、中國光大、中國信達、中國長城等近半中央金融大型、特大型企業改制、改革與改組中體現了巨大的專業價值。
民營企業。中概股回歸第一股分眾傳媒完成國內上市,近幾年最有影響力的中概股回歸案例奇虎360國內借殼重組上市,都有他和中聯資產評估集團的專業貢獻。
海外并購。其中,中國化工所屬的沙隆達收購全球農化巨頭安道麥(ADAMA)項目、風神輪胎收購全球輪胎生產商倍耐力項目、天華院收購德國KR項目,都曾引發海內外投資并購界高度關注,在媒體上也廣為流傳。
“每個項目都是獨特的,也有一些共同規律。比如,為國有資產提供服務,要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為資產市場服務,要體現豐富的專業經驗與創新能力;為‘一帶一路’建設服務,要具備國際化、全球性視野與海外執業能力。但本質上,我們專業聚焦點還是估值的客觀性、公允性以及可辯護性。”范樹奎總結說。
豐富的從業經歷,讓范樹奎對行業的價值、發展趨勢有了更清晰的判斷。
他現在關注行業、經濟發展的兩個重點是人才培養和智能化升級。
2016年底,資產評估法生效,拓寬了人才進入行業的門檻。不過,相比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業務需求,行業人才供給依然捉襟見肘。“每年公司都要招收二三十名碩士畢業生,生產力供給不足的矛盾仍然比較突出。”范樹奎介紹說,中聯資產評估集團國際估值部現在成了最忙的部門,美洲、歐洲、非洲的業務發展勢頭都比較好。“但懂業務、外語好的復合型人才,要慢慢培養,這需要時間。”
智能化改造升級是一個更為迫切的問題。一方面,行業智能化水平與經濟發展需求不適應;另一方面,智能化帶來的生產結構、產品結構深刻變化,也給行業提出了挑戰。“我們要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改造財經專業領域服務生態,打造財經4.0升級版,實現資產評估專業生產方式重大變革。”范樹奎說。
他以現在社會普遍關注的地方債風險為例。“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討論這個問題時,出現了兩種不同聲音。一種聲音說,依據地方政府資產負債率總體水平,現在地方債風險總體可控;另一種觀點說,這個數據有口徑上的問題,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存在敞口風險。”范樹奎分析說,從專業角度判斷,這兩種聲音說明了一個突出問題:數據不能及時匯總,也沒有動態監測體系支撐判斷和決策。
為此,范樹奎在今年全國政協大會期間提交了資產評估領域建立大數據國家實驗室的提案,得到了財政部等部委的積極回應。
他分析,國家行政、事業、企業單位資產海量信息,缺乏統一識別、歸集、評估標準,資產管理信息化成為價值和財會領域現代化的最薄弱、最重要環節;地方政府資產與負債雙膨脹,公共財政債務安全評估成為當務之急;企業事業單位資產信息孤島,極大制約著資產優化配置效率。
“資產評估大數據國家實驗室可以運用大數據預測、監控、分析,規范國家財政科學運行,防范國家債務危機發生,發揮財政調節功能,推動資產評估領域供給側改革向縱深發展。”范樹奎說。
正值知天命之年,范樹奎感慨良多。“如果沒有改革開放,考不了大學,我現在可能在家務農;如果沒有改革深入推進,毅然下海,我可能還在做公務員;如果沒有評估行業的蓬勃發展,與評估結緣,我還真不知道從事什么行業了。”范樹奎深情地回味著個人成長的每個節點,每一個,都能在時代發展中找到大背景。
這可能正是我們的幸運——只要努力就有機會,就會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評估 資產 范樹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