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參政議政 參政議政
民革上海市委會助推創新社會治理的美麗實踐
冬去春來,萬物競發,又是一年中最美的時節。
都說春江水暖鴨先知,雖然申城的一灣浦江并無鴨群游弋。但在上海的街頭,一樹又一樹潔白的花朵探出枝丫,齊齊在無聲地傳遞春來的消息。
無論老上海人還是新上海人,一定都認得出:那是白玉蘭,上海的市花。
白玉蘭,是玉蘭花中開白色花的品種,又名木蘭、玉蘭等。早在1986年,白玉蘭就被確立為上海市花。但這個上海大“IP”的文化價值,似乎并沒有得到充分重視和挖掘。
2017年,民革上海市委會就曾組織開展過“白玉蘭城市文化價值”的課題調研。調研發現,市花白玉蘭文化價值和城市文化功能的發揮缺乏系統謀劃,比如管理使用不規范,文化推廣碎片化,未真正走進市民生活,文化符號知識產品保護意識薄弱,體制機制亟待建立等。
基于此,在2018年上海市兩會期間,民革上海市委會提交提案,建議拓展上海市花白玉蘭的城市文化價值,包括將市花緊密融入城市文化,開展提振城市精神的公共文化活動;以白玉蘭為元素,設計城市文化特色的標識系統;密切市花與市民文化生活的聯系,提升市民文明素養;拓展市花白玉蘭的文化符號價值,塑造卓越城市形象等。
這個提案,是近年來民革上海市委會開展“花文化”系列研究中的一個。
在上海提出建設“令人向往的卓越的全球城市”大背景下,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上海市委會主委、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高小玫提出“推動上海花文化發展”的構想,計劃用5年時間進行跟蹤研究。
在2018年上海兩會上,民革上海市委會提交兩件提案——《以花為媒,創造市民美好生活》《關于提升市花白玉蘭城市文化價值的建議》。2019年上海市兩會,民革上海市委會副主委、上海社科院應用經濟研究所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室主任王慧敏代表民革上海市委會作題為“發展市民花園,讓上海更美、更精細、更有溫度”的發言,直接呼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令人印象深刻。
建言之外,民革上海市委會還在實踐中推動“花文化”落地。去年9月在靜安區江寧社區設立“民革上海市委會花文化實踐基地”,為社區策劃實施微景觀改造項目,并以花文化活動為抓手,協助街道實施“人文素養提升工程”,同時結合花文化與非遺技藝、藝術、中醫等文化內容,策劃相關活動;并將與垃圾處理等基層生態文明實踐相結合。
3月21日,實踐基地項目之一———“美麗陽臺”評比大賽在江寧社區率先啟動。社區的居民們將獲得的種植材料,用一顆顆愛美之心,裝點自己的生活。
正如那份關于“發展市民花園”的大會發言中所指出的,民革上海市委會的懇切呼吁,是為了探索讓城市更美好、讓治理更精細、讓氛圍更溫暖的共贏新路,這將是一場創新社會治理的美麗實踐。(記者 顧意亮)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上海市 民革 市委 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