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發布
預測:未來 30 年制度贍養率翻倍
《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發布
預測:未來 30 年制度贍養率翻倍
建議以降費為契機,擴大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盡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人民政協網北京4月10日電(記者 杜軍玲)10日,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布《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稱,未來 30 年制度贍養率翻倍,當期結余將于 2028 年出現赤字并不斷擴大。
這是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第二次發布養老金精算報告。和去年的《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 2018-2022》相比,今年的報告將預測期從 5 年延長至 30 年。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社會保障體制改革提出了“堅持精算平衡原則”的發展要求,十九大進一步明確了“全面建成可持續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任務目標,剛剛閉幕的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又提出了養老保險單位繳費率可降至16%的改革舉措,社保改革的財務可持續性問題備受關注。該報告考慮到以上背景以及2022年延遲退休開始的實際情況,發布了6項養老保險主要精算預測結果:一,未來 30 年制度贍養率翻倍。僅從制度贍養率上看(不考慮人均待遇的提高),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支付壓力在不斷提升,簡單地說,2019 年由接近 2 個繳費者來贍養一個離退休者,而到了 2050 年則幾乎1 個繳費者需要贍養一個離退休者。二,當期結余將于 2028 年出現赤字并不斷擴大。三,累計結余將于 2027 年達到峰值并在 2035 年耗盡。四, 個人賬戶持續增長但占 GDP 比例將趨于收斂。五,中央調劑制度僅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當期結余的兩級分化。六,基金可支付月數兩極分化趨勢依然明顯。2025 年以后,超過基準線的省份一直維持在 17 個,低于警戒線的省份數量卻在繼續增加,到 2028 年高達 13 個,而介于基準線和警戒線之間的省份到 2028 年只有兩個。
結合預測結果,報告認為,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在中長期內面臨著財務不可持續的挑戰。在社保降費的改革任務沖擊下,這個矛盾將顯得愈加突出。為此,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需要標本兼治,從制度根源和參數改革等方面,出臺綜合性設計方案,提升養老保險制度的財務可持續性。
這包括,以降費為契機,擴大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當前社保增收的內在動力來自制度的激勵性。一方面通過降低繳費門檻,將當前未參保的中小企業和靈活就業人員納入進來,擴大覆蓋面;另一方面鼓勵參保者多繳多得,坐實費基。雖然,稅務部門征費的“外部壓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制度的增收問題,但參保者逃費動機和“基數之痛”(指參保者在縮小繳費基數上發生的諸多道德風險)等都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解決這些問題的一個“治本”辦法是擴大個人賬戶比例,強化多繳多得的激勵機制,這是一個制度提高收入和人們主動多繳費的內生機制。
盡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報告認為,可以考慮兩種結構性改革思路:一是改造現行“統賬結合”模式,實行國民年金 + 個人名義賬戶式的“新統賬結合”制度,既可以消除統籌障礙,也可以增強制度的繳費激勵性和財務可持續性。國民年金是定額式的,起到底線公平的再分配作用;而個人賬戶養老金則起到
養老收入儲蓄作用,成為養老保險收入中的主體部分。這種方式是一種調整幅度較大的結構性改革,涉及到養老保險制度的重新定位,但推行起來,制度轉軌成本并不高。二是維持“統賬結合”制度不變,改革養老金待遇計發規則,建立收入關聯型養老金。
報告稱,除了結構性的制度改革之外,養老保險制度的財務精算平衡還有賴于各項參數的合理設計和密切配合。當前基本養老保險運行參數還存在著諸多不合理之處,例如退休年齡低、繳費年限少、待遇指數化機制尚未建立以及缺乏財務動態調整機制等等,應盡快出臺相應的改革方案加以改進。一是盡快出臺延遲退休年齡的方案。二是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建立外匯型主權養老基金。三是完善精算制度,引入財務動態調整機制。
編輯:秦云
關鍵詞:中國 養老金精算報告 制度贍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