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多管齊下治理倒賣“明星小藥”
最近看新聞不但學會了一個詞——明星小藥,也再度領略了微商利用制度漏洞倒賣這類藥品的瘋狂。據相關報道,所謂的“明星小藥”,指的是一些包裝簡單、療效好且價格低廉的醫療機構內制劑,因為在患者中有口皆碑而成了“明星”。而一些微商正是看中這類藥品的口碑,以及對內不對外的流通特點,使用親戚朋友乃至從他人手中購買的就診卡,大量購買囤積這類藥品,而后通過網絡以高出原價數倍的價格出售,牟取不法利益。日前,北京市多部門聯合執法,共搗毀非法銷售“明星小藥”窩點12個,查獲涉及當地20家醫院的近100種、3600余盒醫療制劑,刑事拘留16人。
事件并不復雜,卻折射出很多方面的問題。最直接的是,微商網絡售藥不但擾亂了流通秩序,更蘊含了不可估量的潛在風險。在我國,藥品的銷售流通具有一系列嚴格的制度約束,其主要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保證藥品安全,讓購買者買得放心、用得安心。從新聞中不難看到,微商獲得“明星小藥”的渠道主要是用他人就診卡從醫院獲得,這與一些不法分子生產假藥看起來有著根本不同。問題在于,這種對于藥的品質保證,是基于微商個人良知,而非正常流通制度下的嚴格監管,是存在漏洞和盲區的。倘若有人以假亂真、以次充好,后果同樣難以估量。更重要的是,即便是“明星藥”,但透過報道中醫生的介紹,其絕大多數都是處方藥,用量用法也需要嚴格遵照醫囑,那些圖方便寧愿出高價購買者,要充分意識到其中的用藥風險。
進一步,事情暴露了醫院就診管理方面的一些漏洞。之前,有報道曾關注過微商利用一些人用醫??ㄌ赚F的占便宜心理,收購倒賣一些治療慢性病的藥物,這警示了醫保制度存在尚待完善之處。與持醫保卡可以到定點藥店購藥套現不完全相同的是,“明星小藥”作為內部制劑,往往是需要到醫院就診,通過醫生處方才能購買的,那么倒賣者是如何在本應實名制就醫的情況下利用他人就診卡購藥,或者持卡當事人如果沒有生病,又如何能開到處方、購買這些藥的?對這些疑問,既有必要追問,更有必要追根溯源,查找漏洞,及時完善。針對醫??ㄌ赚F現象,現在越來越多保險公司已探索利用大數據的方式,抽驗病人的用藥記錄。有鑒于此,研發使用這些內部制劑的醫院,也應該加大對就診人反復購買這些藥物的核查力度,盡量不給倒賣者可乘之機。
再進一步,還應該看到人們不惜高價獲取這些“明星小藥”背后的供求關系。正如報道所提到,“明星小藥”大多來源于大城市高水平醫院,而對于很多外地需求者來說,之所以會選擇微商無非是存在巨大的異地就醫不便和購藥成本。我國藥品管理法規定,醫療機構配制的制劑,必須是市場上沒有供應的品種,且須經監管部門批準,憑醫師處方在本醫療機構使用;只有在特殊情況下,經過批準后才可能在指定醫療機構之間調劑使用。一方面是日益增長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嚴格限制范圍的使用,“明星小藥”高價背后的稀缺現象,本質上是如何能讓這些醫院內部研制成果惠及更多患者的問題。
概言之,微商倒賣“明星小藥”之所以存在,既是藥品流通進入互聯網時代因為新情況新變化產生的一個監管問題,也是市場供需嚴重失衡催生了所謂的“商機”。對此,既要加大監管力度,也要探索這類藥品供給新機制。唯有多管齊下,才能更大限度維護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明星小藥 倒賣 微商 藥品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