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要聞 要聞
給孩子們打開更多的大門
“與IT、金融等領域相比,無論從薪酬待遇還是社會地位等方面都沒有優勢,孩子們當然不愿意去。”張寶順常委感慨地說。
當下,下大力氣宣傳大國工匠精神,進一步重視產業工人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基礎地位,同時營造尊重科技領軍人才的社會氛圍已經顯得特別必要。“我們應從小學開始抓起,做好在中小學階段勞動光榮勞動偉大的價值教育,做好中國夢勞動美的宣傳教育。”張寶順常委建議說。
而除了進行價值教育,還要讓孩子們“有門可入”。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但李冬玉常委在調研中發現,這個門顯然還不是很通暢。“我們發現很多初高中畢業生并不了解職業教育,因為無論是學校還是父母都沒有給孩子們提供過相關的信息,似乎普通高等教育成為了孩子唯一的發展通道。“除了關注九年義務教育,我們還要重視高中教育階段,給予他們相應的規劃與指導,要給他們打開不同的大門,給孩子們選擇的通道。”
而相較于傳統匠人所說的“修行在個人”,在當下技工的培養方式上,僅靠師帶徒,靠學生的悟性顯然不夠。按照強衛常委的話說,現在的職業教育可以說是平民的教育,卻需要貴族的投入。要培養出好的技工人才,就需要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舉個例子,比如說拆汽車,要懂保時捷的制造工藝首先得能接觸到保時捷,因此職業教育所需要投入的設備設施可能比有的大學投入還要大。
資金哪里來?“建議國家在資金投入上適當向職業教育傾斜;在人才培養方面,加強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吸引更多企業參與到職業教育人才培養中,形成互動。”強衛建議說。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