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勞心者治人 勞力者治于人?
全國政協常委們表示:制造業不認這個“理兒”!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需要錢,但在金融人士看來,制造業面臨的融資問題不是普惠金融的范疇,而應當是專屬服務。
企業融資之惑在哪?金融機構的擔心又是什么?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原副主席、上海市原常務副市長、上海交大教授屠光紹;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與企業家、金融機構代表的互動。
科技企業代表提問:我們的工作是幫助制造業企業做數字化轉型、做智能制造解決方案。一個感受是,大量資金是用來購買了國外的各種設備,而我們擁有知識產權的技術設備并沒有得到有效發展,反而是被大量壓制。另外,在資金使用上,國外設備或者工業軟件企業較為強勢,基本上都要百分之百到款后才發貨,而中國制造業企業往往僅能拿到30%的首付,甚至還要貼錢來交易,這就需要大量的貸款和補充融資渠道,進而會提升制造業企業的資金使用成本。當然,我們可以考慮利用股權市場,但資本市場融資的一個條件是企業的利潤情況,現在雖然科創板開板了,但是否能在關鍵時刻幫上企業的忙,還需觀察。這種情況下,制造業企業應該如何應對融資難題?
屠光紹:針對企業的需要,在間接融資還是主渠道的情況下,銀行要改變單純依靠抵押特別是不動產抵押貸款的服務方式,要開發更多的的新產品,提供更多的服務滿足企業需要。同時,你們可以更多利用私募股權基金的方式融資。現在很多企業對私募股權基金一個糾結之處在于,你既想讓私募股權基金進來,又擔心其攤薄了你的股份,你會失去控制權;另一個糾結之處是擔心私募股權基金對企業估值壓得太低、把好處都拿走;或許還有一個擔心,就是怕基金進來參與管理,對你們指手畫腳。
我想可以找到新的合作比如股債聯動,先以私募債的形式參與進來,這就避免從一開始就攤薄你的股本,等到企業成長到一定階段,有了增值,可以讓私募股權再進來。
對于私募基金參與管理這件事,我覺得這里涉及如何選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來合作的問題。目前,我國有九成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投資企業要靠企業IPO(首次公開募股),也就是上市后通過出售股權獲利離場,如何才能對公司治理真正起到作用,我覺得這就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要提高能力的問題了。
傳統制造業企業提問:我們的集團從事水泥制造、房地產開發、新能源材料等領域的工作,很多都是傳統制造業領域的內容,水泥受到環保的一些限制,房地產受到房價的限制,我們這種企業希望優化金融生態環境,應該怎么做?
屠光紹:這樣看來,你所在的企業已經具備相當的基礎,現在你需要轉型。一般來說,規模越大的企業轉型越難,因為大家都有路徑依賴。你如果是管理層,你一定要下決心做轉型,走升級之路,因為這條路遲早要走,不走就會被甩下。只有轉型才能夠吸引更多的金融機構。
銀行業代表提問:銀行是金融體系的重要支撐,很多企業資金來源都是商業銀行,商業銀行的資金組成部分主要是自有資金和理財資金,自有資金是銀行體量最大的資金輸出渠道。但現在受自有資本金計提的影響以及商業銀行法不允許銀行用自有資金進行股權投資的政策限制,大多數銀行即使想通過產品創新進行股權投資,也有可能在現有政策下被認定為不當創新或是通過多層嵌套方式投資。理財資金體量相對較小,且現有政策下它與投資期限不匹配,會出現期限錯配的問題。而制造業需要的又都是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引導商業銀行資金與制造業企業良性互動?
周延禮:我認為,銀行業金融機構首先要考慮自己的生存與發展問題,資產、資金結構是至關重要的,安排好這些結構,對資產安全、資金效率同樣是至關重要的。
管理好資產端的同時,銀行更主要的是管理好負債端。負債端的管理要有一個平衡,不能只顧一方、不顧其他風險,要把握好度。
肖鋼:商業銀行資本的緊缺問題是客觀存在的,反過來說,商業銀行也不能把過多的資本金搞投資借貸。創新型經濟發展要更多依賴資本市場,而不是商業銀行。巴塞爾協議規定,銀行搞股權投資,對資本扣除的比率相當高,說白了,就是限制此類投資,為的是防控風險,因為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從性質上看是不同的。我認為,還是要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比如PE/VC。從全社會來講,資本形成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養老基金;二是機構資金;三是高凈值客戶。我認為商業銀行要幫助社會形成資本,就是聚焦高凈值業務客戶,包括理財子公司。
屠光紹:我的建議是商業銀行可以從三個途徑著手考慮,如何更多參與到企業創新或者資本市場中:第一,銀行要立足于自身業務,開發更多有利于擴大信貸規模、擴展信貸服務的產品和工具;第二,嘗試試點投貸聯動,投貸聯動目前的規模不是很大,但我認為要抓住這個試點,現在有一些銀行已經開展投貸聯動了;第三,建議商業銀行和有能力的私募基金合作,也許銀行覺得吃虧,因為如果企業發展好了私募基金獲得了更多好處,但從長遠看,銀行也擁有了更優質的客戶,是一種多贏。(崔呂萍)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制造業 政協 企業 技術 賈楠 胡剛 劉偉